影视剧回忆录爱吃蒙古炒米的叶三爷

第400章 琐事

“同志们,时间紧任务重,但咱们的任务是光荣的,我们的国家千疮百孔,到处都需要建设,非常的严峻。

仗打完了,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的部队,所以有不少同志都转业回家了,那留下来的人怎么办呢,我们总不能让国军养着吧,那一年的军费多了去了。

所以我们不能拖后腿,我们要自力更生,一边拿着武器,一边搞生产,咱们眼前的地方是有名的黑土地,土地肥沃,好地方啊。

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把这里变成祖国的粮仓。”

“有…”

战士们的回答很直接,毕竟这个年代的战士都很朴素,国家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国家粮食产量不足,土地耕地面积不足,那么他们就去开荒。

哪怕位置偏远,没有机械拖拉机,但他们有双手,有锄头,人心齐泰山移,一定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好同志们有志气,咱们虽然是九连,但是,我们不比其他连队差,拿出攻坚的势头来,超过他们。”

“超过他们,超过他们……”

“开工…”

“冲啊……”

随着一声令下,战士们抄起家伙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分工明确,开荒这种事情,穷苦出身的战士们并不陌生,而且一开始就做好了分工。

毕竟南泥湾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经验在那里呢,而且这里可是东北,属于工业区,像工具这种,并不缺。

“罗大勇这小子吃枪药了啊,不行,咱们也不能落后,同志们,别让九连追上来,加把劲啊。”

“好……”

作为师长,周胜的工作量很大,本以为战争结束了,自己的工作会轻松一点,没想到反而更多了。

打了十几年的仗,从少年起就开始扛枪,除了打仗,别的啥也不会,没想到现在居然要重新拿起锄头。

想到这里,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嘴巴子,但路是自己选的,打死也要走下来,不会就学,跟老百姓学习如何种地,当学生。

不会的跟专家学习,国内的人才很少,但并不是没有,只要有心,就能够找到。

这不,他现在正陪着专家一起查看地形,是一名老同志,也是知识分子,但参加革命也有些年头了。

抗战那会,各根据地展开了大生产,人家凭借着真才实学,能吃苦,又有文化,成了部队的宝贝。

现在好不容易把人家请了过来,自然要配合人家工作,而且周胜看过他的规划,一点都挑不出毛病,样样俱到。

“钱技术员啊,这一带真的适合种植水稻吗?”

“周师长放心,这里的土地肥沃,条件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东北已经有不少地方种植水稻了,这个你可以放心。

不过现在时间有点赶啊,所以这个进度会很慢,所以你们要有心理准备,要是有拖拉机的话,就轻松多了。”

“没事,其他土地可以先种植其他农作物啊,可以种玉米跟高粱,先自给自足再说。”

“好,趁着天好,先把水田整理好,应该来得及,至于灌溉系统,咱们过后再慢慢补上。

只要只要成功了,有了经验,明年咱们再扩大种植面积,到时候这里就会成为大粮仓了。”

周胜点了点头,掏出笔记本开始做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一点东西总是好的,至少钱技术员规划的蓝图很美好,周胜仿佛看到了未来粮食堆满仓库的场景。

不得不说,开荒确实是一个体力活,为了让战士们补充营养,周胜想尽了一切办法,好在这时候的北大荒野外资源丰富,勉强能够供应部队的需求。

人多力量大,一天一个样,土地开垦出来后,还要抢农时,一边开垦一边播种,但缺少肥料,也不知道未来收成怎么样。

尤其是水稻的种植,许多战士都头一回种,全都是一头雾水,全靠钱技术员手把手的教学,一传十,十传百,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推广。

而此时全国同样在致力恢复生产,工厂开工,农民种地,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一些地方却还在轰轰烈烈的剿匪,尤其是西北一带,还有南方的一些地方。

云贵川一带同样有不少土匪盘踞,报纸上每天都在刊登剿匪的情况,大多都是当地的地主、土司勾结土匪祸害老百姓,作威作福。

但面对英勇的解放军,他们的各种手段都被一一瓦解,有些土匪被清剿后抓捕,进行公审,这些都上了报纸头条。

当然了,除了土匪,还有大量的特务在暗地里进行破坏活动,他们勾结土匪,给土匪提供情报,无形中增加了剿匪的难度。

本来这些跟屯垦部队没啥关系的,但他们轰轰烈烈的展开开荒行动,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目光,于是坏心思就起来了。

于是,原本一切顺利的屯垦开始出现意外,甚至有人为破坏,随着各部汇报上来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快就引起了周胜的警觉,很明显这是敌特在大量活动。

最让周胜气愤的是,他们将目光放在了钱技术员身上,对他展开了暗杀行动,只不过有惊无险,被战士们发现,击毙的枪手。

于是,政委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好不容易处理了转业问题,部队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问题,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反特行动当中。

参谋长杨宇也不得不从开荒行动中抽身,协助陈永明进行反特行动,而周胜一开始同样投入到反特行动当中,有了成果后,他将目光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部队的驻地是一个大问题,总不能让战士们一直搭窝棚住吧,也是时候把营房给建立起来了。

但这需要不少无疑,尤其是红砖,原本周胜想用土坯的,但一想到东北的冬天,咬咬牙还是打算用红砖。

但部队哪来那么多钱,只能自己想办法,于是,周胜打起了专厂的主意,自己修建一座砖厂,自己生产自己用,还能往外卖,解决经费问题。

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周胜还是想试一下,请了一些老师傅作为骨干,挑选好位置,安排战士们协助,自己向上打报告汇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