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我家有儿初长成
来的时候,靠着一双脚走来的。慢腾腾慢腾腾的,走了足足三个月。
回去的时候,边塞好歹给了一辆破马车。
拉车的老马牙都掉光了。
小温氏带着团哥儿和炳哥儿自是坐在马车上的,其余的人轮流换着坐。
“一群没长眼的!”
小温氏开始破口大骂,
“咱们可是定国公的家眷,居然才给一辆马车,还破得叮当响硬得硌屁股,臭的来!该不会是拉死尸用的吧!”
顾氏远远跟在后头走得腿脚发软,闻言直翻白眼。
嫌弃就别坐啊!
出了边塞,那屁股就钉在马车上似的,死活不肯腾个位子。
要不是看在两个孩子在车上,她就大嗓门骂过去了。
二叔母抬头看了一眼毒辣辣的日头,擦了擦满头大汗,也跟着抱怨。
“大嫂啊,你说这珩哥儿也真是的,既然要接咱们回去,怎么也不知道派几辆宽敞舒适的马车来!这一步一步走回去,啥时候能到家啊!”
裴世宗从腰间拔出旱烟杆子,学着边塞的老军头在鞋底子上敲了敲,装上老军头塞给他的烟丝,吸了一口。
辛辣的烟进入喉咙,差点儿呛死他。
“咳咳咳咳……”
一顿猛烈的咳嗽后,裴世宗咳呸吐出一口黄痰。
风寒耽搁得太久,有点肺痨的迹象。
不过,反正是要死的,能回家死也是不错了。
“都少说两句吧!留点力气赶路要紧。”
“哼!我觉得二弟妹说得在理。他就是个没良心的,自己当了定国公在京里快活,这么久了都不记起来我们。还得自个儿亲爹写信求他!不孝的东西!回去,看我怎么骂他!”
小温氏摇曳着上身,一想到自己成了国公爷的嫡母,回京后吃香的喝辣的,无数贵妇人上赶着巴结她,就咧开嘴乐呵。
想得开心,她扭头拍拍裴世昌的肩头。
“二叔,你都坐了一刻钟了,该下去了!”
“大嫂,我刚上来!”
“什么刚上来,明明一刻钟了。”
不情不愿的裴世昌下了马车,小温氏就招呼裴彦。
“儿子,来,上来!坐娘身边来。”
裴彦正盘算着如何拿回他的一切,闻言扭头看了一眼村妇一般粗鄙的小温氏,有些嫌弃。
他的母亲,雍容华贵,高贵不凡。
实在不是眼前这个粗鄙的村妇。
“儿子,头还疼么?”
裴彦不着痕迹的避开小温氏的手。
“没事了。”
他现在好着呢!
前所未有的好。
心智成熟,满腹算计,还有一副年轻的身体!
“儿子,在忍一忍,等回了京,我就让你大哥给你安排个好差事。他如今虽说飞黄腾达了,可俗话说得好,上阵不离父子兵,打虎还需亲兄弟。”
“你是他亲弟弟,和别个不同。”说着,小温氏拿眼睛瞥了一下后边的裴易。
“就凭我儿子的能耐,回京后定然前程似锦。”
“恩!”
裴彦不动声色。
眼下虽说难了一些,但好在终于要回京了。只要回京,他定能想出办法,重新青云直上的。
……
长路漫漫。
裴家众人还在路上蹉跎。
盛京这边,礼部这边已经挑好了黄道吉日,让裴欢认祖归宗。
知道了确定的日子,苏璃便叫来李嬷嬷,带着人来给欢哥儿量体裁衣。得做一件体面又符合他皇子身份的,入宫那天穿。
“母亲,这些尚衣局都已经准备好了。母亲不必再麻烦了。”
面对苏璃的热情,裴欢有些难以拒绝。
苏璃一愣,兴冲冲拿着软尺正准备量尺寸的手便停在了半空,半晌才讪讪道:
“才对,是母亲欠考虑了。”
裴欢是皇家的人了,再也不是她苏璃的儿子了。他的衣食住行,宫里专门有人替他操心了。
一时间,满心失落。
自从那日,母子两个把话说开后,裴欢总觉得对不住苏璃。
他当初怀疑苏璃居心叵测,刻意接近他父亲意图改变悲惨的命运。
他还不知好歹的试探她。
眼下看苏璃一脸落寞倒心生不忍,便道:
“母亲,不如您帮我做几身寝衣吧。您做的寝衣软和,穿着舒服。”
苏璃的眼睛瞬间又亮了。
“好!好好!母亲给你做!”
裴喜拉着裴欢的衣角,丧着脸问:
“哥哥,那你还回来么?”
按理说,裴欢认祖归宗后,便要进宫住了。太后早已叫人在修缮宫殿,样样都亲自盯着,务求尽善尽美。
不等裴欢回答,苏璃便一把抱住喜姐儿,强颜欢笑道:
“喜姐儿,哥哥以后是皇子了。皇子有皇子的规矩,他以后得住皇宫里头。”
喜姐儿一听,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抽泣道:
“那、那喜姐儿想哥哥了,怎么办?”
“想哥哥了,娘就带你进宫去看他。可好?”苏璃的鼻子也有些酸酸的。
裴乐已经快一岁了,正是蹒跚学步的时候。他在奶娘的牵引下,踉跄几步冲到裴欢脚下,张开双手奶声奶气喊:
“哥哥、哥哥,抱!”
裴欢很老练的弯腰,一把抄起裴乐,又抹去裴喜圆脸上的泪痕,哄道:
“哥哥答应你们,隔三差五就回来看你们。还有,哥哥虽然进了宫,但永远都是你们的哥哥。可好。”
若换做是欢哥儿,他肯定不愿意离开。
可他是裴欢,他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这件大事,他不能以裴欢的名义去做,但可以以李稷的名义去完成。
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就让他们和和美美一家子好好过日子吧。
……
转眼便到日子。
这日皇宫里张灯结彩,礼部设下祭台,焚香祷告,上告天听。还要请出皇家玉碟,由皇上亲自将李稷的名字写入。
自大皇子蒙冤以来,一晃十一年过去了。
太后和皇上等这一天等得实在太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
太后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十岁。
祭台上,文武百官分列两边,看着台上神圣而庄严的一刻。
裴欢,现在要称他为李稷了。
李稷身穿皇子蟒袍,身如青竹,挺拔傲然,俊逸逼人,一出场便牢牢吸引住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有目睹过大皇子风采的老臣,如今看到李稷的模样和风度,不禁湿了眼眶。
“像!实在是像!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大皇子龙章凤姿,文武全才,可惜却英年早逝,实在叫人扼腕叹息。”
朝臣早已知晓大皇子冤案,如今提起他来,一个个都不免惋惜。
可是当看到李稷完全继承了乃父之风,又都很欣慰。
尤其是知道李稷小小年纪便领兵平定了大理国内乱,扶持明敏上位,便一个个面带骄傲,频频点头赞许。
“不愧是定国公养大的,小皇子小小年纪便胆识过人,胸中有韬略,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
“不错!听说小皇子还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学院的那些大儒个个对他赞不绝口啊!状元郎、内阁大学士孙大人还是他老师呢!”
“哦,是吗!那真是文武全才啊!”
“好,好!”
苏璃混在人群中,听着众人对李稷的评价,不禁有种我家有儿初长成的骄傲和自豪。
能认了这个儿子,她真是捡了大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