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生辰歌

说罢,林老爷挥了挥手,两名丫鬟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两根王清儿特制的生日蜡烛,轻轻地插在蛋糕的正中央。

然后,其中一名下人迅速用火折子将蜡烛点燃,瞬间,明亮的烛火摇曳生辉,也在祝福宇哥儿生辰快乐。

蜡烛被点燃的瞬间,宾客们像是心有灵犀一般,几乎同时开始有节奏地拍手,歌声也随之响起。

“祝你生辰快乐,祝你生辰快乐!祝你幸福祝你健康,祝你前途光明,祝宇哥儿生辰快乐!祝你生辰快乐,祝你幸福祝你健康祝你……”

这欢快的歌声如同潺潺流水,在花厅里流淌,萦绕在每个人的耳畔。

这首生辰歌并非随意而唱,自然是出自于王清儿。

她稍微改编了一下这首歌曲,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创作了好几个版本。

那些经常参加生辰庆典的人们自然就熟知了在不同场合应该演唱哪个版本的生辰歌。

对于林家来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宇哥儿能够快乐成长、身体健康。

而当宇哥儿长大成人后,他们自然也期望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正因如此,在花厅的上首墙壁上,特意用纸张写下了这个版本的歌词,以便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并准确地演唱。

当生辰歌唱完,花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蜡烛被林老爷开心的吹灭!

紧接着,正式的宴席开始了,宾客们纷纷举杯,享受着美食和美酒,共同为宇哥儿的生辰庆祝。

林家的宴席上,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

其中自然少不了福香楼的招牌菜品,这些美味佳肴都是林家特意邀请福香楼的大厨前来烹饪的。

除了福香楼的菜品,卤菜和烤鸭则是直接从沐家预订的。

这些卤味和烤鸭色香味俱佳,让人食指大动。

当宾客们酒足饭饱之后,有些人又跑去看戏,一些对戏曲不感兴趣的便纷纷移步到另一个厅里,准备围观宇哥儿抓周。

这个厅里,一张红木圆桌格外引人注目。

桌子周围摆放着各种物品,有算盘账簿、笔墨纸砚、书本、银子金子以及各种精美的首饰等等。

宇哥儿被放置在圆桌中间,他那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这些围着他的大人们,对桌上的东西似乎完全没有兴趣。

这些大人们到底在干什么?

宇哥儿眼巴巴的看着围着他的这些人。

怎么都围着我看呢?

难道他们把我当成猴子了,要看他表演猴戏吗?

沐霞见儿子一动不动,心中有些无奈,于是上前轻声哄:“宇哥儿,你快看看这桌子上的东西呀,你喜欢哪个就拿哪个,好不好?”

“好。”宇哥儿点头答应。

一岁的孩子简单一点的字,他还是能说得很清楚的。

宇哥儿在桌子上慢慢的爬着寻找着他喜欢的东西。

笔墨纸砚,不喜欢!

算盘账本,还是不喜欢!

金银财宝,太俗,不喜欢!

突然,他的目光被桌上的一堆首饰吸引住了,这些首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宇哥儿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兴奋地笑着,像一只小猴子一样迅速地爬到那堆首饰旁边。

哇哦,这么多漂亮的首饰!

宇哥儿很是兴奋地发出“叭叭……”的声音来,他的小肉手在首饰堆里翻找着,似乎每一件都让他爱不释手。

哈哈,这件首饰娘亲喜欢,可以送给娘亲。

宇哥儿拿起一根精美的玉簪子,毫不犹豫地递给了守在一旁的沐霞。

沐霞微笑着接过玉簪子,眼中满是慈爱和温柔。

宇哥儿见状,更加兴奋了,他紧接着又拿起一幅华丽的头面。

这个阿奶喜欢!

于是递给了林夫人。

林夫人也笑着接过头面,对宇哥儿的懂事和贴心表示赞赏。

只是宇哥儿接下来的这一连串动作让人瞠目结舌,大家都惊讶地看着他,心里各种想法的都有。

宇哥儿像是得到了娘亲和阿奶的鼓励,他继续拿起其他的首饰,一件一件地送给王清儿这些年轻的媳妇和姑娘们。

“哈哈,我们宇哥儿长大了肯定是个疼媳妇的。”一个穿着华丽的年轻妇人干笑了两声,然后说道。

然而,她心里却暗暗想着:

这小子长大以后肯定是个花心大萝卜,这么小就只喜欢那些女人用的物件,还知道将它们送给年轻漂亮的。

而且她刚才仔细观察过,宇哥儿抓起的东西,除了送给林夫人和沐霞之外,其他的都是送给了一些漂亮的媳妇和姑娘们。

尤其是沐家的那个儿媳妇,那脸蛋长得精致,那身段更是婀娜多姿。

要不是事先知道她已经生了一对龙凤胎,恐怕大家都会误以为她还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呢!

这小小的人儿,就懂这些,将来长大可了不得。

怎么得了哦!

“瞧瞧我们宇哥儿,可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啊,还知道第一个就把礼物送给自己的娘亲和阿奶呢!”

“哈哈,可不是嘛!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呵呵,林夫人可真是好福气啊,有这么孝顺的儿子和儿媳妇,现在又多了一个这么乖巧的孙子。”

……

厅里的妇人们虽然都顾及着林家的面子,嘴上说着一些好听的话,但其实心里都跟第一个开口的那个妇人想的如出一辙。

王清儿听着这些言不由衷的夸赞之语,只觉得浑身都不自在,甚至有些尴尬,更别提林家人听了会是什么感受了。

她留意到林夫人的脸色早就已经变得有些难看了。

林夫人心中懊悔不已,她心里暗自思忖:自己怎么就这么糊涂呢?明明知道自己的乖孙儿平日里最喜欢看那些漂亮的媳妇和姑娘们,还在这里摆这些女人用的东西。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这孩子毕竟还小,能说明什么呢?

等他再长大一些,我再好好引导他就是了。

林夫人此时也觉得儿媳妇对孙子实在是过于溺爱了。

看来是时候该给儿媳妇提个醒,让她不要过分宠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