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光览佛寺

书房内,萧裕拿着毛笔书写计划书,写完后用青玉镇尺压好,她吩咐身旁的清影去唤李胜。

片刻后,李胜来了书房。

萧裕将一份购买煤炭的单子递给他,李胜接过,看了后询问,“少东家,你要买这般多的煤炭?”

萧裕点头,“我承诺要运送一千斤煤炭到嘉兴、交给铸剑师欧冶奕泓;让他帮我打造宝剑。”

“两车优质的无烟煤炭刚好有一千斤,待你们购买后直接将两车煤炭运到丹阳码头,再经水路从毗陵、梁溪、吴郡,直到嘉兴内河港;到了那里、有欧冶奕泓安排的人员在那等候你们。”

“这次购买的煤炭有些多,你与清竹一同前去,另外,我会安排蓝加勇、秦朗及二十名护卫一同前往。”

李胜闻言,皱眉道,“你又要去镖局请求白家调派人手?白家不会答应的,他们走镖及各个商铺都要人值守,还有派出去给其他府当护卫,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员给你。”

萧裕点头,“这次,我从幻影阁调出白家护卫六人,府邸调出八人,再从麓山调出八人,有了这些人,你们押运货物也就安全了…”

萧裕拿出写好的批款单子,盖上自己的私印,这才递给李胜。

两日后的清晨,三辆马车从幻影阁出发,后面跟着的是十几个骑马的护卫,他们沿着建康外城小道往合州方向而去。

此番行程他们要经过合州、寿县、泗县、潼州、再到徐州的彭城郡;这一带皆属淮北。

淮北一带及皖北部分原是南朝的领地,因侯景之乱,梁国破灭,导致淮北、皖北一带尽失;现在的徐州属于北齐,他们想要顺利购得煤炭,怕是没那般容易。

安排好了他们,萧裕仍是没有片刻的松懈;她与朱美娘、洪贤、徐海交代一番后,便与清影出了幻影阁。

马车行驶在郊外,萧裕掀开帘子,不时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看到一片花海,她连忙喊停,清影停好马车,她迅速跳下,捡起地上的花朵闻了闻,醇厚的芳香扑鼻而来。

清影看清地上白色的花瓣,他不经意道,“这些都是槐花。”

萧裕将花瓣放在鼻下汲取着芳香,点头道,“这片树林都是槐树,我们往前边再走走,看这片槐树的主人是谁?”

萧裕上了马车,清影赶车;马车缓缓爬坡,经过一片桃树小道,片刻后,马车停在一座寺庙前。

她掀开帘子,赤溜一下着地,仰头看着上方肃穆的庙宇,褐瓦青墙,铜制的大门敞开着,此刻却没有几个香客。

清影将马车赶到寺庙旁边的马厩里,他拴好绳子,与萧裕一道前行。

二人沿着曲折的石阶而上,进入古寺。

一位小僧弥远远便瞧见二人,他见萧裕一身华服,后面跟着的是一位握着长剑的男子;

见二人进殿,他连忙上前相迎,再取了香给二人点燃;

萧裕接过香,按着小僧弥的指引,虔诚的给殿堂中央的铜制弥勒佛磕头上香。

捐赠了二十两香火钱,小僧弥这才引荐他们去见方丈。

一位眉毛花白的和尚见了他们,萧裕与清影双手合十给他行了一礼。

老和尚双手合十,注视着眼前的少年,见他不语,慈祥和蔼的询问,“不知小施主前来,有何未解之谜?贫僧入寺四十余载,参悟佛法,可为小施主指点迷津。”

萧裕上前一步,轻声道,“在下萧裕,今日前来,有事相求。”

“哦,小施主请讲,老僧若能相助,定会尽力而为。”

见老和尚慈眉善目的模样,萧裕也不拐弯抹角了,他直言,“在下想与方丈合作,收取槐树林的槐花,还有那片桃林的桃花。”

方丈有些疑惑,问道,“不知小施主要那些花瓣何用?”

萧裕也不废话,从背包中取出一块玫瑰花皂、一小瓶药油、一瓶绿色的花露水,她将这三物放置在案桌上。

方丈拿起绿色的玻璃瓶问道,“这些是何物?”

萧裕解释,“这绿色的是花露水,拧开木塞,将花露水涂抹在裸露的手腕处,可防蚊虫叮咬,若是皮肤瘙痒,它还可止痒。”

方丈闻言,面露喜色,“世间竟有如此好物。”

萧裕又将另外两样介绍一遍,并说明了这三样物品的材料都含有花瓣,方丈这才明了。

她询问花瓣可否出售,方丈也没拒绝;

见方丈的神色,她心中合算一番,谈了收购的价格,收购槐花以一斤十文,收购桃花以一斤十二文,收购桂花以一斤十五文的价格。

方丈闻言,没有议价,只是笑容可掬的看着案桌上的物品。

萧裕见此,与方丈谈了香皂、花露水等物可以低价出售。她谈了批发的价格,再将锦绣坊的传单拿出,方丈见拿货的价格再到客人手中,价格竞翻了数倍。

方丈有些心动,但面上仍是维持着和蔼可亲的笑容。他答应可出售花瓣,但那三样物品待用过之后再行商谈。

萧裕从背包中取出早已拟订好的两份契书,与方丈签好契书,再盖上她的私印,方丈则是拿着一块标注昭觉寺的印章盖好章。

萧裕付了购物定金,这才与清影出了寺庙。

想到这般轻易便寻到了花瓣,她心中窃喜,再不怕买不到花瓣了;陈国寺庙众多,每座寺庙都是景色怡人花团锦簇的,再寻其他寺庙,定然找到不同种类的花瓣。

马车沿着小道前行,约莫半个时辰,在一片青山翠谷中发现了一座寺庙,它静谧的躲在深山中,远离尘嚣,显得有些落寞。

萧裕抬头看着庵堂上的牌匾\"静庵堂\",迎请她的是一名小尼姑,小尼姑请她入殿,清影却留在了门外。

萧裕入殿,给观音菩萨上了香,即刻便给了二十两香火钱。

她见了庵堂的住持,询问可否购买庵堂外面的蔷薇花,她开出价格,以一斤十二文购买鲜花,有多少要多少。

住持没想到那满山的蔷薇居然能卖出这般高价,二话不说便同意了。

萧裕拿出两份契书,与住持签定,再付了定金,这才从背包中取出一盒琉璃肥皂、一盒琉璃香皂、一瓶花露水送给住持。

出了静庵堂,马车沿着山路来到另一个城区,在那里又遇到一个佛寺,萧裕如法炮制,与这的管事签订契约,购置茉莉花、栀子花。

连着两日,她们逛遍了附近的城区,与众多佛寺、道观签订了购花契约。

回来的路上,萧裕心情很好,她乐悠悠的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清影稳妥的驾驭马车,马车沿着山路往建康城方向而去、围绕着外墎篱笆路道行驶;很快,他们又看到了一个寺庙。

不得不说,这南朝的寺庙可真的够多,单单就京城便有七十多座。远近闻名的有栖霞寺、同泰寺、金山寺、灵隐寺、长干寺、天禧寺、瓦官寺、灵谷寺、惠济寺、无想寺…镇江还有甘露寺,扬州还有大明寺,宜兴还有南岳寺,绍兴还有大佛寺…

古书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描绘的便是南朝的寺庙。

古诗绝没有浮夸,其实这南朝的寺庙远不止四百八十多座;据清代《南朝寺考》记载“梁氏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余寺,”这里的都下指的便是南京。

若是全部计算,这整个南朝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庵堂全加起来,恐怕得有五千来座。

清影将马车停放在马棚,交了订金,他与萧裕一道走向栖霞寺。

萧裕手拿竹笛,悠闲的逛着、欣赏着寺庙周围的景色。此刻的她心情极好,看着成片烂漫的樱花林,忍不住想高歌一曲,她拿起竹笛吹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