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栖霞寺奇遇
栖霞寺的山坡下,一行队伍正欲前行,柳(卫率)领着侍卫在前开道,身后的三辆豪华马车缓缓前行。
为首的那辆马车坐着一对情侣,男子头戴金玉发冠,一身华贵蓝锦直?长袍显得富贵逼人;他旁边坐着的便是一位眉眼如画的清丽佳人;
男子看着眼前的佳人,忍不住一把搂进怀中,亲吻着俏脸,双手探进少女的裙裾中,正欲抚摸那处柔软;女子娇羞至极,推开男子,小心翼翼地挪往旁边的位置。
男子见她躲闪,心有不快,但面上未露分毫。他忍着内心的焦渴,掀帘望向山林。
第二辆马车上的一名少女,她望着蜿蜒的山路不耐的询问,“为何还未到?”
旁边的另一少女安抚道,“皇妹,栖霞寺快到了,稍后便能瞧见樱花了。”
樱花林中,美妙的旋律流转,吸引了附近前来观景的香客。
张砚、王昀、王泽、沈宏亦在其中,今日还多了一位新友、袁谊,张砚邀请他一同前来游览栖霞寺。
(袁谊:前吏部尚书袁枢之孙)
萧裕站在高处的巨石上、俯瞰江面;她吹出的旋律恰巧与栖霞山下沿岸的江水相映。
明亮悠扬的笛声荡气回肠,勾勒出江南独有的温婉与诗意,仿佛让人看到了一幅江南山水画。
一曲结束,萧裕做了个深呼吸;她将竹笛递给清影,再从背包中取出玻璃水瓶,连喝了几口凉开水。
五位锦服少年见他停歇,快步朝他而去。
沈宏一眼便认出了他,他凑上前去惊喜道,“你是幻影阁的少东家,我曾多次在幻影阁听过你弹奏的乐曲。”
萧裕闻言,认真打量起他,眼前的少年丰神俊逸,高大挺拔,她一眼便对这少年有了好感。
她微微颔首、笑盈盈道,“在下萧钰,正是幻影阁的少东家,承蒙公子捧场,愿光顾我那小小的幻影阁。”
沈宏也微微点头,礼貌回道,“某沈宏,曾祖父沈巡为梁朝东阳太守,现吏部尚书沈君理是我二叔公;祖父沈君严从商,故而父亲与我都是商人。”
沈宏介绍完自己,王昀见他有些低落,轻推了他,转头对萧裕展眉一笑,“小公子谦虚了,你那幻影阁声名远扬,我在溧阳县的好友都听到江蒲县有个幻影阁,你那幻影阁可一点也不小;”
“公子过誉了。”萧裕含笑看他。
沈宏言笑晏晏,看着清影手中的背包,背包口露出好几支竹笛;
他想再听几首乐曲,心里带着一丝谄媚继而又道,“小公子真是年少有为、多才多艺;小小年纪就将幻影阁经营的那般好!”
“幻影阁独特的美食令我等流连忘返,那里的美酒饮品也令人回味无穷,那些歌舞杂耍更是精妙绝伦、精彩至极!”
“沈公子谬赞了。”萧裕含笑、微微颔首,这番奉承之言她好爱听,内心满是欢喜。
一位青衣公子也走近一步,含笑道,“我曾有幸在幻影阁听过小公子抚琴,没想到小公子的竹笛也吹的这般好!”
萧裕仰头看他,见是一位眉目清秀、有着书生儒雅气质的少年,心下顿生好感。她回道,“谢公子赞誉,还不知公子大名;”
青衣公子作了个平揖礼,微笑道,“某袁谊;家父袁朗,在任秘书郎;祖父袁枢,前吏部尚书。”
见这二人这番自荐,其他三人也不甘示弱,开始介绍起来,“某张砚, 家父张敏,在任司徒主簿;祖父张翊,在任秘书丞;曾祖父张棱,在任司徒左长史。”
“某王昀,家父王琛,在任员外散骑常侍;祖父王玚,兵部尚书。曾祖父王冲,曾是梁朝左仆射、江夏太守、南郡太守。”
“某王泽,家父王昶,在任散骑常侍,祖父王劢,在任尚书右仆射,曾祖父王冲。”
三人介绍完,萧裕有些错愕、瞪大双眼看着五人,她暗自腹诽,\"娘嘞,都是官宦子弟!\"
见五人都看向自己,萧裕挑眉,思量一番,气沉丹田一股作气道,“在下萧钰,幻影阁阁主;父亲萧琪,曾是益州永昌郡守,在任时被叛军所害;祖父萧臻,曾是梁朝襄阳太守,襄阳失守,回了丹阳郡,后经丧子之痛,便隐置闲赋在家。”
清影低头看着少爷,有些愕然,再抬眸看向五人,思绪恍惚中陷入了沉思。
周围的看客目光流转在六人中,随后也是愣在原地。
现场一片沉寂,鸦雀无声。
沈宏轻咳一声,有些歉意的模样,他低声道,“那个,抱歉啊,萧公子,都怪我等、引着你想起伤心事。”
张砚劝道,“逝者已矣,萧公子也莫要神伤,往后余生,汝亦惜此刻将来。”
萧裕沉默,此刻的她想起还在邺城为质的父王。
王昀打破僵局,他询问,“敢问小公子,之前所奏何曲?在下孤陋寡闻,未曾听闻过此曲!”
萧裕回神,冲他一笑,“刚才的曲子名为《梦里水乡》。”
“《梦里水乡》,原来如此,此曲开场便是明快的旋律,曲声悦耳悠扬、引人入胜;随后仿佛看到江南水乡、将我等一同融入这美景之中,再之后曲声袅袅,似乎在诉说一段恋情。”
萧裕朝他竖了个拇指,赞同的点头,“王公子真知灼见啊!”
袁谊适时的开口,微笑道,“小公子才艺超群,今日我等有幸在栖霞寺听到笛曲,余心欢畅; ”
“若是能再听小公子吹奏的乐曲,那真是我等之荣幸。”
萧裕闻言、朝他一笑,从清影手上的背包里取出一支紫竹笛,此笛为e调;
她将竹笛一端位置放好,开始吹奏起来,激荡而起伏的旋律广阔而传,令人感受到一幅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长江美景。
她控制好每个音符、大气而连贯,随着节奏跌宕起伏,展现出波澜壮阔的江水滔滔不绝;
即而轻缓、轻盈的旋律如江水低吟,随而激扬、抒发出一种澎湃之情…
萧裕灵动的颤音展现出生动而富有朝气蓬勃的江面,之后由羽调式到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奔放洒脱;层层递升的旋律将听众的心灵推向高潮、激情万丈。
一曲结束,萧裕深吸口气,举着竹笛朝天伸了个懒腰。
五人听完,凑近了她,连声赞道,“这乐曲好欢快,亦能振奋人心。”
“是啊,太有活力了,听了此曲,我感觉自己浑身充满力量。”
“这般悠扬的曲子,不知是何名?”
萧裕讲解,“此曲为《春到湘江》,激荡的音调描绘的便是春季的湘江。”
“听君一曲,今日才闻湘江之水如此澎湃,日后有缘,定要前往湘州,观那湘江之景。”袁谊感叹道。
“会的,来日方长,定然有缘游览这大好河山。”萧裕附和。
一行队伍上山,离着围观的众人越发近了。
柳(卫率)驱赶,“太子殿下在此,闲杂人等速速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