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五福临门(3)

郦家族人和族长一夜之间断腿,浑身上下长满了黑色的疮。

有些人身上的疮一夜间发臭发烂。

隔得老远都能闻见那股刺鼻又令人恶心的臭味。他们家中墙壁上天亮时出现的血红色字迹:报应不爽四个字。

让族中长老和其他族人心中惊骇。

长老们并不认为这是人为的,那可是整整十六家人,五十多个壮汉和当家娘子,一夜之间全部被生生折断腿。

还患上了这种邪气又恐怖的疮。这哪里是普通人能办到的。

这种事情太过诡异,要是报官,那族里的脸面就要丢尽了。

族里年龄最长的一位长老,被请出来去那几家看了一下,一双睿智的眼里满是了然和嘲讽:“行事不端,祸事不断。”

其中一位长老忙问:“叔,您这话是何意?”

“何意?”那长老眼神淡淡,又仿佛能看透人心,眼睛直直地盯着他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既心生恶念,就莫怪祸事找上门。”

问话的长老被他这话惊得愣在原地。

这消息没到午时,郦娘子就从左邻右舍口中知道了。

强忍着笑关上门,回到自己的小院里,郦娘子才拍着大腿笑得前仰后合。寿华在房间里练字,听到后勾唇一笑。

小猫咪花楹这时候也回来了。

正手舞足蹈地讲它今天干的事。

“有那位长老的断言,今后他们出事,就只能往自身行为不端上想。”

“你给那族老下了忠心符?”

小猫咪摇了摇脑袋,呲牙一笑道:“没有,统给他种的是傀儡符,用到他的时候催动一下符即可。”

“小花楹真厉害。”寿华放下毛笔,抱着小猫咪揉了揉,又给它顺顺毛。

小猫咪舒服地窝在她怀里,寿华淡道:“再加把火,还不够。”

“姐姐?”小猫咪直起身子,好奇地看向她,寿华笑笑,那笑意未达眼底。

“小花楹,你说他们这些人费尽心思,抢过去的店铺和良田,要是生意频频出事,良田产不出粮食,会怎样?”

花楹眼睛一亮:“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姐姐,放心,交给我去办。”

“好,那就辛苦小花楹咯。”

“要是他们受不了,要私下里出售那些铺子和良田,就让那位族老买下来,替咱们暂时保管,时机成熟了再收回来。”

“还有,把咱们那几个傀儡人放出来,让族老给他们安排一个合法的身份,协助那族老管理田产店铺。”

“好哒姐姐。”

小猫咪笑眯眯点头,它只管四处闯祸,再指挥那位族老干活,完美。

于是接下来半个月,继郦家族人断腿、染上可怖脓疮以后,他们刚接手的店铺频频出现各种祸事。

而且那百亩良田中本长得好好的庄稼,竟然一夜之间全部枯死。

种种诡异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入郦家人耳中,郦娘子人前说着替族人可惜,人后笑得能看见牙豁子。

二娘福慧和三娘康宁已经知事。

听到这消息后同样开心,她们还不会掩饰情绪,幸灾乐祸的表情就挂在脸上。

每天都要偷偷去看那些人的惨状。

回来以后兴致勃勃地讲给一家人听,郦娘子每天笑得乐呵呵的。

只是随着寿华和吴十一郎的婚事将近,郦娘子心情低落下来。一个人的时候躲在屋子里偷偷抹眼泪。

九月初八这日,鸿雁高飞,秋高气爽,是个宜出行宜嫁娶的好日子。

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欢欢喜喜一路从城南吴家出发,绕了大半个城才到城北郦家接亲,围观的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虽说吴十一郎身患肺痨,命不久矣,嫁进去的小娘子可能会守活寡。

但人家给的聘礼和娘家得到的实惠,那可是实打实的。

就凭这些钱,他们普通老百姓一家子也一辈子能吃穿不愁,多好的事。

可惜他们家里没有适龄的小娘子。

就算是有适龄娘子,也没郦家大娘子那样的容貌和才情。

吴家恐怕也瞧不上他们家娘子,他们只能羡慕感慨几句。

左邻右舍的羡慕或同情,郦家娘子和寿华并不知晓。

寿华自己化了清新雅致的妆容,穿上精致华美的嫁衣,拿着团扇遮住一半面容,端坐在床头,等着迎亲。

瞧着自己美若天仙的女儿,郦娘子原本该高兴的,可想到她今日后要去吴家生活,眼泪就忍不住地掉下来。

郦娘子一哭,懂事的二娘福慧和三娘康宁也眼眶发红,哽咽着抱住寿华的小腿,康宁抽噎道:“大姐姐……你……你不要嫁人好不好?”

“大姐姐,我舍不得你。”福慧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四娘好德和五娘乐善跟着郦娘子哭。

一时间屋子里的喜悦气氛被冲散。

寿华放下团扇,把抱着自己小腿的福慧和康宁扶起来,用帕子擦了擦她们的眼泪:“福慧,康宁,不许闹。”

“大姐姐……”福慧和康宁瘪瘪嘴,依旧抽抽搭搭,寿华摸摸她们的脑袋,一个十来岁,一个也就八九岁。

还都是小孩子,骤然和相伴多年的姐姐分开,自然心里是百般不开心的。

“不哭啦,再哭下去就成小花猫了。”

“等姐姐嫁去吴家,站稳脚跟,就把你们接过去,这样你们以后还能见到姐姐,而且还可以上学。”

福慧和康宁收了眼泪:“真的吗?以后还能这样常常看到大姐姐?”

康宁眨了眨眼:“大姐姐,那我还能继续学琴吗?”

“当然可以,相信姐姐。”

寿华笑着安慰两个年纪大点的妹妹。

又抬头看向郦娘子:“娘,迎亲队伍马上就要到了,你也别哭了,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你要相信女儿。”

“好好。”郦娘子擦擦眼泪,声音沙哑:“不哭了,咱们都不哭了。”

又给四娘五娘还有琼奴擦干眼泪。

郦娘子拉着寿华与她叮嘱一些私密话:“娘不知道你和十一郎能不能到那一步,要是不能,就当娘在说胡话吧。”

“娘。”寿华无奈握紧她的手。

郦娘子这话说出,寿华没什么感觉,倒是郦娘子自个儿心里揪着疼。

“去了吴家以后,不要一味忍着。”

“咱们郦家虽是高攀他吴家,但也绝不能任人欺负。大不了咱们和离,娘带着你们离开洛阳,去其他地方生活。”

“好,我听娘的。”寿华笑着应了。

母女几人说着私房话,没多久小院外面就传来礼乐声,还有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这是迎亲队伍到了。

寿华拿起团扇遮住面容,郦娘子和二娘三娘红着眼睛整理好嫁衣,又扶着寿华起身出门进花轿。

来迎亲的人自然不是十一郎本人。

而是十一郎一母同胞的哥哥十郎吴渊,寿华不动声色地扫一眼十郎。

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生得眉眼英俊,风度翩翩又长身玉立。骑着高头大马,一路过来,格外的引人注目。

郦娘子看着马上的年轻人,心想他要是十一郎该多好,她的大娘也就不用守活寡。

高坐马上的十郎,居高临下看着她娘亲自给弟弟选的新娘,因为团扇遮挡,他看不清郦大娘子的容貌。

可她行走间那通身的气质十分出众。

丝毫不比大家族培养出来的贵女差。再看看跟在她身后的几个妹妹,虽然年纪看上去小了些,但个个都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