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安排周全

崔娴坦言,自己不缺东西,这份心意她领了。以后自己不在京城的时候,让他们有时间,过来代自己多陪陪老太太就好。

她过去插队,最放不下的就是老太太。自己在的时候,老太太状态好,能吃能喝还愿意多与人沟通闲聊。

自己不在的时候,老太太精神恹恹,也不怎么愿意出大院。

这几个小徒弟,虽然在自己身边的时候,闹腾一些。但在老太太面前,也很有分寸。

有他们在,老太太的心情也能舒畅一些。若是有个什么事情,他们也能找人帮忙。

“师父你放心,我们一定能保护好奶奶。”刘谊拍胸脯保证,小事一桩。

中午吃的丰盛,几个孩子晚上也不太饿。跟在崔娴身边,问她打算什么时候回去。若不是不方便请假,他们这几天都想时时刻刻陪在师父身边。

崔娴算着日子,也该去把返程的车票买了。知道几个孩子不舍分别,找个话头就岔过去了。

白天多是有些燥,好多人不愿意活动。或在屋子里休息,或是在大树下乘凉闲聊。有孩子的就热闹一些,拿着艾蒿、彩葫芦什么的,来回跑。

崔娴和老太太赶上下午特别热的时候,也没动弹。眼见着晚上温度降下来了,崔娴叫着老太太准备出门。

瞧着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脸上还抹了一点雪花膏的老太太:“哟,这谁家这么精致的老太太呀,您是要出门嘛?”

“是,要跟我们娴丫头出门看戏。”老太太接着她的话。

说完,俩人都是一阵开怀大笑。贫完嘴,崔娴挽着老太太的胳膊,从后院出来。

途径中院的时候,有人询问他们俩这是要干什么去。都这个时辰了,还出门啊?

老太太是巴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崔娴孝敬她。过端午节不但准备了丰盛的吃食,傍晚儿了还带着去听戏。

“您高兴归高兴,藏在心里头就成。”崔娴听老太太得意的跟大家伙儿说完,俩人出了大门。她是担心,日后自己不在,老太太难免有落寞的时候。

若是有个不开眼的,张嘴胡说几句,老太太这心里头肯定难受。

“心里头高兴,我嘴上也得高兴一把。娴丫头,你对我好,我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老太太可是傲娇。这有什么可藏着掖着的。

她也没几年活头了,难得有畅快的时候。

“行行,都听您的。”崔娴也不再多说。搀着老太太去了剧院。

今儿出来看戏的不少,俩人进来的时候,已经落座不少人。不过还没到正经凉快的时候,也不算是乌泱泱的那种特别多。

好戏开场,老太太全神贯注盯着戏台子。崔娴的目光几次落在她的脸上,行,能见老太太如此高兴,就值当了。

听完一场,崔娴还有些意犹未尽。难得今儿老太太也有闲情雅致,打算再听上一场。

“再听一场,我就得睡在这了。”老太太知道,她是想讨自己欢心。但今天自己已经足够开心了,不再贪求其他。

俩人从人群中挤出来,晚风吹来,一扫白日的燥热。街边行人三三两两,闲谈趣事儿。

老太太今儿是真开心,这么多年的端午,就算今年最有节味儿。吃到了老味道,又听了戏,最主要的,身边有人陪着。

“我的娴丫头这么好,也不知道以后便宜了谁家小子。”老太太攥着崔娴的手,以后她要是不在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替她照顾娴丫头。

“您总想让别人照顾我干什么啊。我就图您对我好,旁人我可信不过。您好好养身体,后面还有更好的日子等着咱俩呢。”崔娴安抚老太太。

她不怪老太太,在高兴劲儿头上的时候,忽然又伤感起来。年纪大了,经历的生离死别太多了。尤其是自己又在山高路远的陕北。

这一别,不知道又什么时候能见到。但崔娴保证,只要是有机会,就一定回来看她。

回到家里,把老太太送回房间,崔娴才回去自己屋子。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把几个小动物的罐子都拿出来,趴在那看着它们闹腾。

当意识探入到兔子罐的时候,崔娴眼尖的发现,有只兔子下面,竟然有几个肉色的小团团的东西。天啊,这是下兔宝宝了?

自从入手兔子之后,崔娴每天都好吃好喝的投喂它们。一共5只兔子,多放在一个罐子里。

当初买的时候,也没告诉她有怀孕的。而现在看,居然有3只都生了兔宝宝。崔娴仔细数了一圈,一共有21只。

这忽然而来的惊喜,让崔娴有些手足无措。肉团团一样的小兔子,趴在一起。兔妈妈给它们做了柔软的小窝,正酣睡呢。

兔子买的太值当了,知道它们繁殖速度快,却没想到快到如此程度。这才几日的时间,兔群一下就增加到了26只。

见所有兔子都挺适应现状,崔娴也没有其他的调整,只比平时多投喂了一点青菜。

过了兴奋劲儿,总算有了困意。

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过了平日老太太起床的时间。崔娴蹑手蹑脚的过去,见老太太睡的正熟呢。昨天忙了一天,又去看戏折腾挺久,肯定累着了。

早饭崔娴做的,煮的皮蛋瘦肉粥,再加上昨天剩下的粽子。都准备好了,终于见着老太太从屋里睡眼惺忪的出来。

见崔娴都把早饭做好了,老太太洗了手就过来吃饭。

一个劲儿的夸赞,崔娴这粥煮的好,很美味。

吃完饭收拾妥当,崔娴骑着自行车去买火车票。这几天,孙英的自行车成了崔娴的专车了。

火车站人不少,排了一刻钟才买到票。43班次的京兰直快,下铺258元。

买完票出来,找个无人的地方,自行车换三轮车,骑车过去木器厂,取了相框。质量不错,跟曾国忠屋里挂着的那些差不多。

木器厂有些抄家送来的破烂家具,有囫囵个的,也有拆零碎的。有些材料看起来就很好。只不过可惜了,她现在囊中羞涩,要不然肯定得多买一些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