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走马观花做调研2
越是往山上深入,村子里的人口愈发稀少。离开李家庙村后,他们抵达了北水峪村,紧接着便前往枣树岭村。然而,枣树岭的情况却与之前经过的村子有所不同,这里的人口看起来相对多一些。李晓阳经过一番打听得知,枣树岭竟是翠峰乡的中心村落,更为关键的是,此地设有集市,每过十天便有一场热闹的农村大集。
恰巧今天就是赶集的日子,各种各样的农用三轮车、四轮车密密麻麻地停放在本就不太宽阔的街道上,将道路占去了一半,中间仅勉强留出一辆车能够通行的狭窄空间。即便如此,街道中间依旧是人潮涌动,骑电动三轮车的、骑自行车的、骑摩托车的,还有步行的行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米建朝师傅看着这拥堵的场景,满脸无奈,忍不住抱怨道:“你说这个老侯,明知道今天赶集,还非得让今天给他配送,这不是故意给我们找麻烦嘛!这么堵,车都没法走。”
李晓阳见米建朝对过往行人面露愠色,赶忙劝解道:“米师傅,您也别生气。您想想,人家村子今天赶集,正是货物畅销的好日子,他要求今天配送东西,也是为了多卖点货,这也在情理之中呀。”
米建朝却依旧嘟囔着:“我看这个老侯就是死脑筋,不会灵活变通。他为啥不昨天让送呢?昨天送的话,轻轻松松就能给他卸完货备好货,他今天一大早开门就能卖货了。你瞧现在,都10点半了,货还没送到,等他家点完货都11点了,这大集都快过去一半了,他还能卖多少东西啊?这人做事就是不上心,脑子不灵活。”
邮政的物流车在人群中艰难地前行,如同蜗牛一般缓缓挪动。经过长达20分钟的努力,才总算挤过了这段最为拥堵的路段,抵达了枣树岭村的邮乐购店铺。店老板侯山巍早就料到今天邮政的物流车会来,提前把自家门前原本摆摊的摊贩全部劝离,为邮政车卸车腾出了不少空间。
李晓阳留意到米建朝脸上仍带着不快的神情,便主动上前帮忙卸车。侯山巍也赶紧招呼了几个乡亲过来一起帮忙,众人齐心协力,这才让米建朝的脸色逐渐缓和,笑容也多了起来。
李晓阳一边帮忙,一边观察着侯山巍订购的货物。他发现,枣树岭邮乐购订购的货物数量着实不少,除了之前看到的西街邮乐购外,这里算是订货量比较多的村子了,而且订购的种类也十分齐全。其中,既有矿泉水、可乐、雪碧、方便面等常见的食品饮料,也有蛋糕、点心这类休闲食品。总体来看,所订购的商品基本以食品为主,即便偶尔有一两个小炊具之类的物品,看样子也是乡亲们托侯山巍帮忙捎带回来的,并非用于店铺日常经营售卖的商品。
李晓阳一边手脚麻利地帮忙搬货,一边热情地同侯山巍打招呼:“老板你好,我是政府办的工作人员。今天我们跟着邮政配送车下来,主要是想深入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听听你们对咱们邮政局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您尽管说,别客气。”
侯山巍为人直爽实在,立刻打开了话匣子:“要说建议吧,还真有。我就觉得邮政配送的商品品种太少了。你瞧我们村的老百姓,平日里除了买点日常用品,很多时候还想买点肉、菜、馒头、饼丝、面条这类生鲜食品。可邮政的配送平台上根本没有这些,天天就配送些方便面、矿泉水之类的,不太能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
米建朝在一旁听到侯山巍这么说,忍不住直接打断:“老侯啊,你就知足吧!你也不看看自己订的都是啥东西,可乐、雪碧、矿泉水,这些东西又重又没多少利润,我们拉着占地方还费油,能按时给你送过来就已经很不错了,别要求那么高。”
李晓阳没有受米建朝的影响,而是专注地继续询问侯山巍:“哦,侯老板,刚才听你说,咱们商店对生鲜食品的经营需求挺大的,对吧?那这种生鲜食品的需求量,和普通日用百货的销量相比,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呢?您给详细说说。”
侯山巍认真地说道:“生鲜食品的销量那肯定好啊!你没看到赶集的时候,来我们村摆摊的大多都是卖菜、卖饼丝的。就拿今天过集来说,要是我店里能卖这些生鲜食品,除了过集这两天,以后八天都不愁出货。你想想,这对生意的影响得有多大。”
李晓阳回想起自己在集市上挤过来时,确实粗略地看到不少老百姓在采购蔬菜和各类食品。他点了点头,说道:“哦,侯老板,你提的这个建议很有价值。这样,回去之后我们好好研究研究,我也会到其他村子再打听打听。如果确定这是广大群众的切实需求,那作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部门,我们自然要想办法满足大家。”
侯山巍一听,连忙放下手中正在搬运的货物,向李晓阳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这位领导一看就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是真正在为人民服务啊!不管这件事最后能不能办成,就冲您这份心意,我都得好好感谢您。”
李晓阳连忙摆摆手,谦虚地说:“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身为公务员,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倾听大家的声音,解决实际问题。”
就在众人一番客套之时,米建朝和侯山巍顺利完成了货物的核对工作。随后,货车再次启动引擎,缓缓驶离枣树岭村,朝着下一个配送网点和调研地点进发,继续今天忙碌而充实的行程。
出了枣树岭村,继续往山上前行,道路愈发崎岖复杂,就如同树叶的脉络一般,错综复杂地伸向各个方向。货车需要拐进一条山沟送货,送达后再折返出来,接着前往下一条山沟。就这样,一路辗转,依次经过了南王庄、北王庄、老虎口、大王寨,随后又转到了秋子楼村。
李晓阳在这一路的行程中发现,这条山沟里星罗棋布着的全是翠峰乡的小村庄。而且越往山里深入,村庄的人口愈发稀少,可店老板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他们倾诉的需求也越发多样。李晓阳通过与多位店老板交流询问,并仔细测算后,心中大致估算出,就生鲜类食品而言,每个店铺以村子里的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天能带来约两元的营业额。
然而,不少店老板纷纷向李晓阳诉苦。他们无奈地说道,如今村子里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大多都是老年人留守。这些老年人消费欲望极低,买一瓶酱油、一瓶醋能用上一年,日常消费最多也就是买点盐、碱、小苏打之类的必需品。如此一来,商铺的经营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他们根本没办法专职经营商铺。大多数时候,只能趁着白天正常时间去地里干农活,只有中午和晚上回到村里,才顺带卖点东西,勉强维持着店铺的运转,艰难支撑着这份微薄的营生。
过了秋子楼村,货车从小路拐出,驶入了另一条道路,不知不觉便进入了灵隐乡的鹿儿台村。紧接着,又途经大南洼、小南洼、北洼、马沟等村庄。
李晓阳随着车子一路前行,心情却愈发沉重。这些村子的人口规模极小,平均也就四五百人。像小南洼村,更是只有290人在村里常住。更令人唏嘘的是,好多村子里甚至连一家小卖部都没有,村民们的生活物资采购极为不便,这无疑给电子商务全覆盖工作的推进增添了巨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