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李晓阳的调查结果1
晚宴上,毕茉莉局长非常热情,频频劝酒,现场氛围热闹非凡。但李晓阳心里清楚,今晚的重头戏并非这推杯换盏的应酬,而是分享自己今日下乡的调研成果。随着时间推移,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座的各位领导纷纷放下手中酒杯,眼神中透露出专注,正式步入工作探讨阶段。
毕茉莉笑容满面,再次端起酒杯,面向李晓阳,微微欠身,敬了一杯酒,言辞恳切地说道:“李主任,今日劳您亲自下乡开展调查研究,一心为我们邮政局查找工作短板,这份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感激不尽呐。”李晓阳连忙起身,双手端杯,谦逊地回应道:“哎,毕局长,您太客气了。这电子商务工作本就是我分管范畴,下乡调研、发现问题、推动工作进展,都是我分内之事,应该的。”说罢,二人一饮而尽。此时,邮政局办公室主任程文选眼疾手快,立刻上前为二人斟满酒。
毕茉莉放下酒杯,目光炯炯地看向李晓阳,问道:“不知李主任今日下乡,可有什么特别的发现?我们急切想听听您的见解,好为后续工作改进找准方向。”李晓阳也放下酒杯,笑着说道:“毕局长,收获确实不少,也发现了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
毕茉莉听闻,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坐直身子,认真说道:“李主任,您但说无妨。究竟是哪些问题?但凡我们能够立即改正的,绝不拖延,一定立行立改;要是一时半会儿想不到解决方案的,还得麻烦您帮我们出出主意,咱们一起探讨研究,共同攻克难题。”李晓阳摆了摆手,谦逊地说道:“哎,毕局长,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今天下去,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地转一圈,发现的问题或许只是表象,未必触及本质。”
毕茉莉爽朗地笑了笑,鼓励道:“李主任,您太谦虚了。不管发现什么,您尽管直言,咱们就敞开了说,有问题解决问题。”李晓阳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第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咱们邮政的配送师傅太辛苦了。”毕茉莉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原本以为李晓阳会指出诸如业务流程、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没想到他首先提及的是配送师傅的辛苦。短暂惊讶后,毕茉莉笑着回应:“李主任啊,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艰辛,大家都不容易。不过咱们邮政投递员向来作风过硬,吃苦耐劳本就是他们的优良品质,一直以来,他们也都毫无怨言地坚守岗位呢。”
李晓阳轻轻摇了摇头,一脸认真地说道:“毕局长,这件事您真的得重视起来。就拿今天的经历来说,我跟着米建朝师傅下乡。他们早上具体几点上班我不太清楚,但我们是上午9点多出发的。这么炎热的天气,货车里的空调效果却不尽人意。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每到一个村子,都得熄火停车,下车卸货,这空调开开停停的,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且越往山里走,路况愈发糟糕。更关键的是,在乡下很多地方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一直到下午4点,才总算把所有货物配送完毕。据米师傅讲,返程需要一个多小时,回到物流中心就已经5点多了。回来之后,他们还得忙着交账、对账、盘点货物,甚至还要开复盘会。这么算下来,他们一天的工作时长,在我看来实在是太长了。”
毕茉莉听着李晓阳的描述,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但还是回应道:“哦,照你这么说,工作时长确实有些超乎常规了。可咱们的配送客户分布得如此分散,只能一家一家地送过去,这过程确实艰难,目前好像也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
李晓阳接着说道:“是啊,真的太不容易了。有些货物特别重,像那些成箱的饮料之类的,搬运起来十分费力。而且有时候车子根本开不到农村网点的旁边,还得人工搬运一段不短的距离,这无疑让师傅们的工作更加辛苦。其实,我想说的重点是,我们得思考如何保障司机师傅们能够持续、高效地工作。”
毕茉莉一听到“持续性工作”这几个字,心里顿时明白,李晓阳考虑的可不只是单纯减轻司机工作负担这么简单,而是关乎整个配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于是,她收起之前的想法,沉下心来,虚心地问道:“李主任,您看得比我们长远,那依您之见,应该怎么做呢?”
李晓阳表情严肃,认真分析道:“毕局长,首先,为了确保配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司机师傅们的基本权益必须得到充分保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疲劳工作状态,甚至疲劳驾驶,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再加上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也常常没有保障,长此以往,很可能诱发一些危害身体健康的职业病。这些情况,对我们邮政配送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极为不利。”
毕茉莉听着李晓阳的分析,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确实在理。自己偶尔加一次班,都感觉疲惫不堪,要是连续长时间加班,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想到这儿,她急切地问道:“李主任,您分析得很透彻,那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我们邮政局一定全力配合落实。”李晓阳笑了笑,谦逊地说道:“这个嘛,具体建议我还在思考当中,一时也没有特别成熟的方案。不如咱们大家一起讨论讨论,集思广益,说不定能碰撞出好的解决办法。”
毕茉莉听李晓阳这么讲,心里明白李晓阳肯定是有想法和建议的,只是出于种种考虑不太方便率先提出,毕竟这是邮政局内部的事务,外人直接给出具体方案确实不太合适。于是,她环顾在座众人,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大家伙都开动开动脑筋,帮我们邮政局支支招,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切实保障咱们邮政配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大家畅所欲言,不管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听听。”
邮政银行的行长秦建习率先发言:“毕局长,我琢磨着,刚才李主任把问题阐述得很清晰了,咱们就一项一项来解决。就拿配送货物来说,有些确实特别重,而且距离网点还有段距离,老是让司机师傅们纯靠人力搬送,实在太辛苦了。我觉着啊,可以给咱们的邮政配送车上配备一个小推车,这样他们搬运货物的时候就能省不少力气,体力消耗也能少些。”
众人听了秦建习的建议,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说道:“哎,这个主意真不错!有了小推车,一次性还能多搬点东西,效率也能提高不少。”刘一萍却提出了新的疑问:“可是,有些农村网点在高一点的位置,需要爬台阶,这种小推车根本推不上去,这可咋整呢?”
这时,马旭东接过话茬:“这个问题好解决,我知道现在有一种特制的车,是由三个轮子组成的,它有特殊的设计,可以拉着轻松爬楼梯。”刘一萍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咦,还有这种神奇的车啊?那可太棒了,就算要帮客户把东西搬到楼上,也不费吹灰之力了呗。”众人再次纷纷点头,对马旭东这个新颖的点子赞叹不已,觉得切实可行。
紧接着,邮储银行的行长齐书山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刚才我听李主任介绍,咱们配送师傅配送时间特别长,很容易错过正常饭点。就算到了饭点,在乡下又常常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只能饿肚子。我觉得啊,咱们邮政局是不是可以考虑让食堂做一些盒饭,让司机师傅们出发前直接带上。这样一来,最起码能保障他们按时吃上饭,不至于饥一顿饱一顿的,对身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