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李晓阳的调查结果2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不断完善着关于保障邮政配送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过了一会儿,方案已基本成型,能考虑到的方面、能想到的点子,大家都已充分交流并纳入其中。此时,讨论声逐渐平息,毕局长将目光投向李晓阳,诚恳地问道:“李主任,这次下乡调研,您还发现了其他什么问题吗?我们都很想听听您的看法,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李晓阳思索片刻,认真说道:“嗯,第二个问题,就是配送品种方面。不少店老板都反映,咱们邮政电商平台上虽然看似商品种类丰富,啥都有,但平台上现有的很多品牌,并不怎么受村民青睐。村民们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消费习惯,更希望平台能配送一些他们日常熟悉、需要的品牌。”毕局长听后,微微点头,说道:“哦,这个问题啊,其实我也有所察觉。只是,要解决起来,难度着实不小。”
李晓阳面露疑惑,追问道:“这有什么不好解决的呢?咱们直接与村民所需品牌的供应商沟通,邀请他们入驻我们的邮政平台,不就能满足村民需求了吗?”毕局长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嗨,李主任,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三两句话还真说不清楚。要是您真想深入了解其中的详细情况,明天您不妨跟着我们相关部门的同事,在县城里转转,去跟那些批发商聊聊,看看他们的态度,以及他们所顾虑的问题,您自然就明白了。”李晓阳意识到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便不再深入追问,接着说道:“嗯,毕局长,除此之外,咱们各个网点的负责人还反映了另外一件事。他们希望咱们平台能够提供一些生鲜产品,像馒头、面条、饼丝、蔬菜、肉食之类的。毕竟在农村,小卖部主要售卖的就是食品。那些网上五花八门、花里胡哨的商品,老百姓反倒不太感兴趣,他们最关注、最需要的,还是最实在、最直接的吃饭问题。”
李晓阳抛出的这个话题,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兴趣。电商部部长石占国尤为兴奋,忍不住说道:“我其实早就关注到这个事儿了!我一直觉得,在农村,生鲜产品的销量肯定是最大的。可话说回来,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难度确实不容小觑,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案。”
毕茉莉听到石占国这么说,清了清嗓子,神色坚定地说道:“我始终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天大家难得聚在一起,不如咱们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我相信一定能把生鲜配送这个难题给解决了。大家都敞开了说,各抒己见。”
石占国接过话茬,认真分析道:“毕局长,我认为生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配送速度和时效。既然是生鲜配送,那肯定是越快送到客户手中越好。就拿咱们目前的配送情况来说,早上发车,往往到下午才能配送完成,这样的时效,恐怕很难让客户满意。毕竟生鲜讲究的就是个‘鲜’字,时间一长,品质就大打折扣了。”
邮储银行行长齐书山也点头表示赞同:“石部长说得在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客户,要买的是生鲜产品,比如说蔬菜,那肯定希望能赶上中午做饭用吧。要是下午才送到,菜都不新鲜了,甚至蔫巴了,谁还愿意要呢?所以,我觉得解决时效性问题,是当务之急,必须放在首位来考虑。”
李晓阳曾在巨石村带领村民搞蔬菜种植和批发,对蔬菜配送的时间要求了如指掌。此刻,他也加入讨论,说道:“各位,之前我在巨石村带领老百姓搞蔬菜大棚的时候,就深刻体会到蔬菜配送对时效的要求有多高。刚才大家也都提到了这一点。现在,咱们不妨以我们巨石蔬菜合作社为例,尝试推演一下,看看怎样才能快速把蔬菜送到全县的电商网点,说不定能从中找到解决办法。”
毕茉莉听闻李晓阳有这方面的经验,顿时来了兴致,连忙说道:“哎呀,那可太好了!李主任,您快详细说说,我们都认真听听。”
李晓阳条理清晰地说道:“假设现在有50个村都需要蔬菜,而且每个村对蔬菜的数量和品种需求都不一样。首先面临的就是蔬菜订单汇总问题。只有把各个村的订单量汇总起来,才能向蔬菜批发市场下达准确的订货单,或者直接去市场按量采购。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毕茉莉听得十分认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问道:“确实如此。那在巨石村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李晓阳解释道:“哦,当时我们专门请移动公司帮忙联系了软件开发商,开发了一个在线下单软件。所有客户都通过这个软件在网上下单,下单后,我们的后台会自动进行汇总。当然,我们搞批发的同时也兼顾零售,所以每天的出货量并不完全依照订单来。但咱们邮政如果要开展生鲜配送业务,情况就不同了。你们必须严格按照客户的订货量进行采购,因为一旦采购多了,多余的蔬菜分不出去,就只能烂在自己手里,造成损失,对吧?”
毕茉莉认真听完,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哦,原来是借助软件来实现订单汇总,这样确实高效便捷。我琢磨着,咱们邮乐购平台本身的功能应该也能达成类似效果。”石占国在一旁听得仔细,连连点头附和道:“没问题,毕局长。咱们现有的邮乐购平台就具备数据汇总功能,完全可以直接拿来用,这块儿不用额外操心。”
毕茉莉闻言,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看向李晓阳说道:“李主任,你瞧,咱们这第一个难题——数据汇总的问题,这不就迎刃而解了嘛。”李晓阳微笑着点头回应:“嗯,确实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不过,紧接着还有第二个问题。当蔬菜配送至农村网点后,就涉及货物交接环节。这里面就有个疑问,过秤环节该在哪里进行呢?是在客户收货现场过秤,还是在咱们邮政的分拣中心提前完成过秤呢?”
毕茉莉由于此前并未涉足过生鲜配送和蔬菜售卖领域,对此毫无经验,便虚心问道:“李主任,那一般市面上卖菜的商家都是怎么处理这个过秤问题的呢?”李晓阳耐心解释道:“通常情况下,卖菜的商家都是带着秤送货到客户那里。客户现场挑选蔬菜,然后当场过秤称重结算。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最明显的就是效率极其低下。而且有时候客户订购的货物,装车时顺序安排不合理,可能所需物品被压在下面。为了找到这些货物,就不得不把车上的东西全部倒腾一遍,这既耗费大量时间,又让送货人员体力消耗巨大,大大影响配送效率。”
邮政银行行长秦建习听后,不禁皱起眉头,关切地问道:“李主任,依您看,这个问题该怎么克服呢?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李晓阳思索片刻,给出建议:“我认为,我们可以提前按照客户预订货物的重量,精准称好每一份蔬菜。称好之后,统一进行打包,装入特定的箱子里。然后,依据配送顺序,依次将这些箱子装车配送。如此一来,送货司机师傅们到达客户指定地点后,直接卸车、清点货物数量即可完成交接,能为他们节省大量的配送时间,提高整体配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