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感到幸福
第202章 感到幸福
方家一家四口在华侨公寓的家里倒时差,有方敏照顾。过了一两天,也就都陆续恢复了正常起居。
第一个恢复的人同样的对晨昏没概念的畅畅。当时爸妈和姐姐都在睡觉觉,他只好接受敏姐的‘服务’。渐渐的可能是找回了些记忆,又或者是重新建立了感情。两天后,他又很亲近敏姐了。
还有一周多才开学。做饭、带孩子都有方敏,倒完时差的林嫣就在家懒懒的待着。出去游玩其实也挺累人的,也就小孩子不知道累。当爸妈的带孩子出去,真挺操心。
这会儿是下午四点多。她就穿着家居服,窝在客厅沙发上斜躺着。大彩电打开,有一搭没一搭的看。
已经出伏天了,两边窗户打开有对流风,不用开空调。今年他们暑假出游在外,家里的空调机都没用上。
林嫣也觉得自己买的时候,多少是有些被虚荣冲昏了头脑。这边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全套的进口家电,她不想成为例外。反正家里都负债那么多了,也不差这几千块。
搬进来的时候就想着一步到位。于是进口的空调、冰箱都买了。
结果暑假在国外游玩,这两样都没怎么用上。加起来小一万了呢!估计婆婆心头对此挺有意见,只是没像她父母直接说出来。
她自己在国外想想也是有些心疼的。所以明澈想换个先进些的相机,她才警醒过来,又恢复了节约的做派。这种冲动消费的经历有一次就吃够教训了。
不过,明澈说旅行社需要摄像、拍照的设备,她还是没有拦着他再买的。
“小敏,你这趟回家感受如何”林嫣问拖地的方敏。
房东是装的木地板,不能用太湿的拖把。方敏还看到有邻居家的保姆直接蹲下或者跪下,用毛巾擦地的。不过夏天干得快,可以把拖把拧干一点就擦了。这跟普通人家的水泥地可真是两回事。
听到林嫣问话,她抬头道:“九婶,我能不说么”
方敏其实只回家待了一周,就和那三兄妹,还有方明峰父母、方明惠一起上京了。
之后一个半月,她都在四合院的民宿那边帮忙。有方母在,肯定能给她这个编外人员找到打杂的活儿干,不会让她白领工资。
方敏也觉得这样挺好。不然主家出国游玩,将近两个月就算不另发工资,她白吃白住也不太自在。只要不耽误她每晚去上夜校就行。
是方明澈他们回来前两天,方敏才回到这边收拾屋子,买菜做饭的。这会儿被九婶问起回家的感受,她一脸的一言难尽。
林嫣摆手,“算了、算了,不想说可以不说。”
看来不是很愉快啊,甚至可以说很不愉快。
她和明澈教小敏的,一个月就寄十块钱回去。毕竟当初说的就是当保姆,包吃住、三十块钱一个月。这个比例不小了!
明澈自己至今都还是一个月就给十块钱呢。至于她,逢年过节才过钱。平时给父母、公婆置办些吃的、穿的。当然,如果各自父母有大的费譬如说医药费,他们肯定不会吝啬。
小敏家里去年让她进京,家里只让带了一套里头的换洗衣服,外套都只有穿身上的那一身。就可以看出来她父母是怎样的做派。估计跟老周两口子差不多,觉得女儿挣的钱都是该上交的。看样子她离家十个月再回去,她家人是一点改变都没有。
两个人正说着,客厅电话响了。电话机就在沙发旁边的小几上。林嫣离得近,顺手接了起来,“喂,你好!”
嗯,如今华侨公寓的家里也安了电话了。5000多的初装费对他们家已经不算什么。现在就四合院那边两部电话机用一个号码,分别给旅行社和民宿使用。华侨公寓家里再一部。
电话机那边传来高翔的声音,“林嫣,我问问你们倒时差恢复得如何。如果恢复好了,我一会儿就送七月的账本过来。”
“哦,你过来吧。把谢娉也带上,一会儿就在这边吃晚饭。”
高翔道:“行,老板娘发话,我就让小娉一起早退半个小时。”
家里还有小姨子,他也不用担心老娘。
高翔挂断,又往老周家里打了一个,喊小姨子出去接的。告知了晚上他们两个不回来吃晚饭的事。
“好的,姐夫,我知道了。我会照顾好大娘的,你放心。”
这回再挂断,高翔就去叫上谢娉一起骑二八大杠过去华侨公寓。
如今这车是谢娉每天在骑,高翔毕竟不是坐班的。他一直是有事才过来。不过如今办公室大,他和林嫣也有了专用的财务室。
既然是林嫣喊人过去的,而且是一起去送账本,韩梅的考勤簿子上也就算他们是出差去了。
高翔载着抱着包的谢娉,一路从阴凉的地方骑着过去。beijg道旁的树那都是积年的老树,调节气温、遮挡阳光还是挺不错的。
那包里装了旅行社、手工艺品专卖店、两个废品站、蔬菜摊子的五本账本。方明澈和林嫣的生意,都是请的高翔做财务经理。还有方明峰那边也是请的他。所以高翔成天真的还挺忙呢。也就寒暑假稍微轻松点。
不过,他肯定甘之如饴。他家有病人,相当于有个无底洞。而且,他都准备和谢娉要孩子了。他比方明澈还大两岁,看到颜颜和畅畅也挺眼馋的。
如今他们家租了古大爷三间屋。如果有机会他也是想像邱音一样买个一进院的,不然以后孩子大些都只能跟着小姨睡。
邱音的那个院子方方正正的400平,三万啊!哪怕他如今跟着水涨船高,一年能拿万儿八千的,然后谢娉那里还能挣一千多。这也不是小数目!不吃不喝得三年了!所以,他预备往远一些的地方去找。
他们进去的时候,方敏出来迎了一下。
谢娉特地看了看,自行车棚里停的好些是进口自行车。还有小区的道上,也停了不少私家车。有不少是轿车,林嫣家的二手小货车都排不上号。
方敏道:“高老师、谢阿姨,你们自己上去吧。我去儿童游乐区找找颜颜和畅畅。”
九婶这两天懒得出门,倒是颜颜恢复好就下楼和小伙伴玩耍了。畅畅便也跟着进了电梯一起下楼。
这门口有保安,外人进不来。所以,家里也挺放心让他们自己下楼来玩。
小区的儿童游乐区,比起姐弟俩刚去过的迪斯尼乐园和其他游乐场就比较单调了。但在国内,有滑梯、跷跷板、秋千这些设备的小区,也是首屈一指啊。
中国现在的房子,压根没有小区环境这个概念。大杂院一个院子住十几户人家。有些人家孩子多,四五个孩子住一屋。等孩子大些,为了住得下,拉床帘、睡上下床、搭阁楼甚至庭院里都是违章建筑。真是能想的法子都想了,哪还有空间讲究小区环境
谢娉点头,“好,你过去吧,我们找得到。”
之前都在这边上了一段时间的班,熟悉得很。只不过出入证被取缔了,所以才需要方敏下来接一下。
两人自行搭乘电梯上楼,然后摁响门铃。
有人要来,林嫣肯定就不能还在沙发上斜躺着了。衣服也换过了,穿的可以待客的。她听到门铃响,过来开了门,“快进来。”
招呼他们在沙发上坐下,林嫣又开了冰箱拿水果。
颜颜去小伙伴家,看到人家家里冰箱还冻着冰糕、雪糕,还想批发回来冻上呢。想吃就自己拿一只,美滋滋!
林嫣没有同意,小孩儿肠胃弱。再说,三伏天都过了。而且,冰糕、雪糕含量高,舞蹈生不宜。
“明澈出门去送伴手礼,很快就回来了。”
高翔和谢娉都知道方明澈去的多半是外交部、文化部相熟的工作人员家。他们骑自行车过来了几十分钟,这会儿差不多是公家单位下班的时候了。
方明澈开车去,送了东西就回来。确实应该是很快就回来了,他肯定不会留人家家里吃晚饭的。
高翔把账本拿给林嫣看。经过王德显一番宣传,外头都晓得这两口子公私负债三十多万。但其实那是三四月间的事了。如今八月下旬,又挣了四个月的钱。
旅行社一个月分红1200,方家得800。另外几个生意,这四个月挣了三万。还有五个月,到元旦还上四合院原房主的六万八不成问题。
高翔吃着西瓜,听到林嫣和谢娉说她一时冲动,这么多钱买电器有点后悔。
“这个内因起决定作用,主要是我自己虚荣、想跟人攀比。但明澈成天在我耳朵边上叨叨钱是挣来的也是个重要外因了。真的是由俭入奢易啊!”
高翔道:“你家这个收入有什么好后悔的这冻过的西瓜,跟放水井里就是要不一样些。”
四合院有一口老井,里头沁出幽幽的凉气。方父就让人吊了一个大西瓜在里头,下午最热的时候切出来分给客人和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吃。
不过,谢娉没吃。这会儿她也没吃西瓜,吃的是别的水果。西瓜性寒,会寒凉子宫。她在备孕呢!
林嫣道:“我们今年空调一次都没开,成摆设了。”
今年三四月间,钱太集中了!之前积累不够,却遇上了明澈心心念念的大四合院,而且确实办公室得扩大了。
结果,她脑子一热,拿着四合院倒腾出的七万在大四合院和华侨公寓这边买进口家电和好家具。全出去了!也是时不时就跑去友谊商店逛惹的祸。
四合院那边是要对外营业也就罢了,家里一开始没必要一步到位的啊。如果是几万块买房子也就罢了,结果都买家具、家电了。
谢娉道:“甭后悔了,又不可能退。你不是去了欧美国家么,听说那些地方的人都是提前钱的。你咋去了还会感觉了后悔呢”
两人关系不错,不然林嫣也不会和他们说这些。听谢娉这么讲,她讪讪地道:“我就是想着买了没用上,感觉亏得慌!这又不像房子,搁那儿还涨价呢。”
房子真的是在涨的,1980年一进400平的方正四合院差不多是两万五六。今年都三万了!但电器好像没听说二手卖出去还能增值的。
谢娉道:“买都买了!就这么看着,也觉得心头亮敞。别说了啊,再说就是跟我们显摆了。”
高翔也笑了两声,可能有时候钱是容易上头。
林嫣点头,“尤其是穷人乍富的时候。”
高翔和谢娉都哈哈大笑,这话也只有你自己能说。
高翔拍拍账本,“老板娘,看看。看看你心头就不失悔了!”
林嫣翻开来看,第一本就是关于手工艺品专卖店的。这样的店都有七个了。首都两个,一个在大栅栏,一个在西单的商场专柜。上海一个,城隍庙那边。国外有四个,分别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
加起来一个月三万的利润。这个纯是倒买倒卖,按以前的说法就是投机倒把。如今投机倒把罪还没有取消。
但因为有出口创汇的护身符在,所以就算有人去举报也没事。创汇企业是有一定特权的!
林嫣果然看得很乐呵。她也就偶尔一次上头,而且她也不会像外国人一样,有了最新款就把以前旧的丢掉。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然后旅行社一个也有差不多三万。因为暑假是旺季,七月的净利润比平常还高些。这还只是首都和上海两个旅行社挣的。嗯,上海的旅行社也有四辆车了,两处都正在规划第五辆!
旅行社账上也有十来万的现钱。抵押了六辆商务车贷的款,不再那么吓人了。
方明澈是和两个孩子还有方敏一起回来的。方敏的饭已经蒸上了,用电饭煲蒸的。这比从前在乡下用甄子蒸饭省事儿多了,还得个人随时关注着推米锅、沥米之类的。
如今畅畅大些了,不用人一直跟着,而且电饭煲做饭也省事。所以平时方敏也就开始煮饭了。
华侨公寓这边下馆子,一来是贵,二来没有崔家那么放心。
四合院那边都有伙食团了,也无需再去哪里下馆子。至于小偏院那边,方母才不会舍得下馆子呢。每天的菜啊、肉啊,朱大海、胡勇都是挑的最好、最新鲜的给她送过来。
林嫣看着账本,越看心头越舒服。这是七月的,八月又过了二十多天了。再过十来天又该看八月的账本了。
高翔道:“只要这些产业还在源源不断的挣钱,就是钱真的错了也没事。何况,你这不过是因为暑假出游,正好把用空调的时间给错过了而已。”
方明澈用钥匙开了门。方敏带着俩孩子打个招呼,就领他们去盥洗室洗手、洗脸。玩得脏兮兮回来,畅畅的围兜也得换一张。
方明澈过来也看了看账本,“嗯,还不错。美国的店七月居然就有盈利了。唐人街的人对老物件也是很喜欢的。”
方敏给俩孩子打理好、送过来,就去厨房准备炒菜了。俩孩子一人挨着爸爸、一人挨着妈妈,在沙发上坐着。
林嫣小声问谢娉,“你有动静了没有”
“还没有。”谢娉摇摇头。
不过医生说了,他们夫妻都没问题。这不避孕也才没几个月,可以耐心一点。
她这会儿看着方敏,觉得林老师请的这个小保姆真是不错。做事兢兢业业的,比她妹妹谢婷好多了。
谢婷开始有些不太听自己招呼了。但在高翔和自己婆婆面前,又一副懂事又勤快的样子。她也不想想,没自己这个姐姐,她能从农村出来、能一个月挣上几十块
方敏的手艺还不错,做的五菜一汤被几人吃得干干净净。高翔和谢娉吃过晚饭也就告辞了。
方明澈和林嫣领着孩子下楼送客,送到小区门口一家四口就在小区里散步。
方明澈道:“要不,明天去四合院那边,然后中午就近把两家父母请到一起吃东来顺”
前天过去小偏院也就看了看就回来了,时间也都留给周家和邱家人问东问西的。自家父母还没顾得上怎么说话。还有岳父母,估计都有挺多话想问。
林嫣道:“我看公婆吃东来顺可能不太合口味。那附近开了一家四川口味的火锅,有鸳鸯锅。要不去那里吃让我爸妈也尝尝地道的川味火锅。吃不了辣,也可以吃白汤。”
方明澈也是吃不惯涮羊肉,更中意川式火锅。他想了想,“也行。”
韩梅就在第一进上班,接岳父也可以顺便接林怿。就把这小两口也叫上了。另外,二伯和二伯母来首都也一个半月了,请他们也和明峰哥一家一起过来。
这么一来,就凑够两桌人了。到时候把两张桌子拼一起坐。
晚上,林嫣依偎在方明澈怀里,“明澈,我刚回城的时候,真的没想到不过两年半我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幸亏你看得准、胆子也大。”
高翔说得没错,只要那些产业还在源源不断的挣钱,她确实没必要为了万把块纠结。至于明天请吃饭,可劲儿造也顶多两百来块。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方明澈搂住她道:“是咱们遇上了好时候。”
林嫣道:“明澈,我觉得很幸福。只要你别有钱就变坏,我和孩子们就能一直幸福下去。”
方明澈闷笑两声拉过被子盖住两人,“你信不信,我还能让你更幸福!”
两口子昨晚闹得有点晚,第二天自然就起晚了。反正暑假嘛,而且自家生意也不用赶时间打卡。俩孩子也有方敏在。
颜颜已经打理好自己了。她都快六岁了,下学期上学前班。自我认知已经是个大孩子。她今天倒是要重新开始去少年宫上课。而且三天不练手生,估计还得加强复习。
颜颜这会儿就是刚从秤上下来,又长重了。没办法,外国的好吃的也不少。难得出去一次,她也不想忍着。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长个子了。
她到墙边去贴墙站着,然后拿手掌在自己头顶横着比过去。手放那儿不动,转过身子去看身高。
唉,这一个多月没长!看来真的需要减减肥了。
畅畅也刚被敏姐打理好。他也跟着去称体重、量身高。颜颜把数报给他听,教他认身高柱上的数字。
方敏则进屋拿上双肩包,里头基本都是畅畅的用品。她要带两姐弟下楼去吃早饭,省得弄得厨房乒乒乓乓的响。
然后送颜颜去少年宫。但因为九叔、九婶还没起,就要把畅畅一起带上。带出门,如今就都用纸尿裤。但万一弄脏了,还得有小毛巾和小盆给他洗屁屁。还有吃的,奶瓶、奶粉也都得带上。开水倒是可以在少年宫讨。
颜颜回头看看父母紧闭的房门,“哼,大人还睡懒觉呢!”
方敏道;“又没啥事儿!如果畅畅肯睡懒觉,我巴不得呢。”说完抱起方畅,让颜颜走前头。
等进了电梯,颜颜道:“我小车车呢”
敏姐可以骑自行车带弟弟,她还想着自己也可以骑小车车呢。
“在小偏院那边,康康他们在骑。”
“哦,那我今天去拿回来,我自己要骑的。”
三个人去到门口一家装修得不错,也挺干净的早餐店吃早餐。
华侨公寓这一片的人舍得钱。衣食住用行面,自发过来为他们服务的人自然就多。挑选的余地比住小偏院的时候多。就小区门口,也长期停着几辆黑的随时准备载客的。
三个人吃的馒头,这个畅畅也可以吃。
方敏看颜颜有些纠结便道:“你这一顿少吃点对体重不会有影响。还是多活动吧!”
颜颜以前试过,别说少吃,就是一顿不吃也不可能让超了的两三斤少掉。于是点点头,先吃个七分饱,然后多跳舞把肉肉减下去吧。
畅畅自个拿着敏姐分给他的小半个馒头吃得欢快,这个口感有点回甜的。
吃好了,三个人就打车去少年宫。
先送颜颜去舞蹈班。换过舞蹈服,老师就盯着颜颜看,“站到秤上去。”
看过数字她皱皱眉头,“今天加练10分钟。”
昨天方舒颜家长来少年宫了,还给她带了外国的伴手礼来,请她多费心。还说下学期开学,还要再送一个零基础的侄女儿来。
“是。”颜颜应下。
畅畅被敏姐抱着,在窗户外看。他想进去来着,但敏姐说老师不让。这会儿他看老师对姐姐好像是凶巴巴的,便也不闹着进去了。
但少年宫还挺对他胃口,便闹着要去别处看看。反正只要他不闹就好,方敏便抱着他去别的教室外头看。
方明澈和林嫣在家睡到了十来点才起来。看到方敏留的纸条,她带俩孩子去少年宫了。回头等颜颜下课,直接过去四合院。
林嫣嗔方明澈一眼,“幸亏小敏靠谱。”
“做事不靠谱,钱请她干嘛想吃什么,我去做。”昨晚尽兴,方明澈这会儿就格外好说话。
林嫣道:“都这会儿了,中午还去吃火锅呢。一人煮个鸡蛋垫垫得了。这鸡蛋是咱妈昨天送过来的。她现在在小偏院养了一窝鸡,每天捡鸡蛋都要捡好几个。”
反正不住一块儿,随便吧。老太太开心就好!现在物资丰富了,老太太对方芳也终于不抠了。还每天让小姑娘也吃一个鸡蛋。听说人每天只能消化、吸收一个鸡蛋的营养,便也没让俩孙子多吃。攒下来的,往他们这边送一些,还有多的就拿给胡勇他们去卖。
“好,想吃荷包蛋还是白水蛋”
“都行。”
两人吃过、收拾好,下楼打车往四合院去。小货车停在四合院呢,如今是方父在拿着车钥匙。旅行社和废品站要用车都找他。
方明澈寻思,废品站账上又有些钱了,要不给手工艺品专卖店专门买一辆货车。如今应该可以就放在自家名下了吧。他们确实是有买车的需求啊,回头去问问。
等他们过去,颜颜三个人都已经在这边了。迷你自行车也从小偏院弄过来了。这会儿方芳载着畅畅在院子里转圈。畅畅照样是两手抓着大姐姐的衣服下摆。
方父、方母说颜颜还小,卸了辅助轮就不让她载畅畅了。
至于方健,他去大碗茶摊帮忙。康康也跟着一块儿去了。康康长得唇红齿白的,嘴巴又甜,坐那儿招揽客人挺不错。
家里五个孩子长得其实都挺不错,康康更是其中翘楚。方健发现每回把他带去,生意都要好些呢。就争取每次都把他带过去。
看摊子的韩平答应每天从自己的工钱里另给康康两毛。他是拿提成的嘛。至于方健还是是老规矩,一块钱一天,这个不用韩平掏。
方明澈说了,侄儿侄女每年六百择校费他出。
方父一个月一百,已经拿了三个月。衣食住行的销都非常少。所以虽然乡下要十月后才见到现钱,九月报名费倒是不用当幺爸的再出了。
林嫣这会儿过来,看到方芳穿着新衣服就过来看了看。看针脚锁得很好,样式也还不错,满意的点点头。
这是她去美国前,托付袁大妈的儿媳给做的。袁家儿媳不是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么,如今鼓励干个体户,她下班后就接了活儿在做。
方健三兄妹,林嫣委托她各做了四身夏季的衣服。既然把侄儿、侄女接来了,肯定各方面都要照管好。不然还不如不要接来!
所以等三个孩子一到,袁家嫂子就拿着皮尺和本子上门来给他们量尺寸。
“很快要换季了,让袁家婶婶再给你们一人做四身秋装。”
就按一季度四身新衣服的规格来吧。孩子长得快,每年都置办新的好了。孩子穿得好,他们当叔婶的脸上也有光。
要不然,小偏院那边的街坊四邻该说他们那么有钱,给自己孩子穿戴得很好,还有钱出国旅游,却不好好照顾侄儿侄女了。
还有两位老人的四季衣服,也都委托给袁嫂子做。不过他们不长个头了,可以不用每年都做那么多。这样总没人能再编排自己和明澈。
方芳也知道她们穿得好不好,是关乎到叔婶风评的。而且他们沾光沾大了,此时不能回报也只好记在心头。
“谢谢幺妈、幺爸。”
林嫣道:“甭客气,自家人都是应该的。回头你父母手头松动了,肯定要送钱来。而且平时你们也都是爷爷养的。”
中午是让韩梅提前半小时下班,开车回去接的林父、林母和林怿。他们这边喊了一辆黑的过去。
方明峰一家也是喊黑的进城来。人多,坐了两辆。堂嫂带着俩孩子和自己娘家妈一辆。方明峰、方明惠和父母一辆。
方明峰这些天极力劝说父母干脆就留在首都。这不是还有七叔、七婶可以作伴么。他岳母准备要回去了。与其请保姆,不如自家老人更让人放心。
二伯母有些心动,但二伯一心想着县城的录像厅。他要是走了,下头的人怕是不会那么老实。
坐在副驾的方明峰扭头道:“每月该多少收入,如今也是有数的。不用天天去盯着!反正营业执照办了,是在我名下就成。”
二伯看看闺女道:“她一个人回去,有些不大放心啊。”
“那不然让她也来首都”当初没想到这么远,就近安排的这丫头。
“来首都你又给她找不到铁饭碗。”
方明峰摊手,“她自己争气点,至少考上个中专。那也有操作余地啊。初中文凭,我实在没办法能在首都给她安排!我看明澈的生意不错,不然让她来明澈这里干那干一两年,没准就能出国去。”
二伯迟疑道:“那终归是私人企业。”
方明峰道:“您还别嫌弃!明澈那里招人的门槛是高中,中师、中专也行。人家对外语水平有要求的。如果不是亲戚,根本不会要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读书还不上心。”
方明惠小声道:“哥,你直接说我是脓包蛋好了。”
“你也来首都待过两回了,你自己想不想留首都”
方明惠点头,肯定首都比乡下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