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开张大吉

第209章开张大吉

几个孩子都在这里待得住,方明澈他们便也跟着站着看了大半天。明发的生意真的还可以的。

这就是个新鲜有趣的玩意儿,大家都想以小博大嘛。而村里一起来的其他人,包括方明华和袁淑芬眼睛都瞪大了。就看着自己人开了个头之后,这里围着看的人越来越多。然后时不时有人套走些其实不能回本的小东西,或者拿走明发给的安慰奖。

偶尔有人得到个中等奖励,都是欢欣鼓舞。至于最远处那张一块,周围倒是有不少圈圈,但并没有套中的。

袁淑芬小声对方明华道:“这都行?”这样子一晚上应该能赚三五块吧(不算林嫣掏的两块五)。

方明华也是一脸懵逼。前几天到处观摩别人怎么做生意,其实已经有些冲击他的金钱观了。这样都能赚钱?而且比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赚得多多了。

方明澈看人越来越多,抱着儿子往前走,“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到处都是好玩的、好吃的。”

臭小子马上要一岁半,奶胖奶胖的。还有点分量呢!

方明澈和林嫣都让方敏千万不能让畅畅离了她的视线,有事要走开也得找个人看着。如今计划生育了,职业人贩子开始出现。方畅这样的,就是人贩子下手的首选。

幸好大栅栏有趣的地儿多,旁边还有人表演猴戏呢。臭小子这才被吸引开,没闹着要一直看套圈。

方明华问方父,“爸,这样也能赚大钱?”

方父眼角抽了抽,你管一晚上能赚三五块叫赚大钱?不过想想他才刚从农村出来,会这么想也难怪。

“那去西单的夜市你们也都去了的啊。你们也看到那边有套圈的,一个都没想到自己也搞一个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想法啊!有了想法立即行动,不等不靠。”

几个人面面相觑,他们要么想着自己要开面馆了,要么想着自己开车|语言学得挺快,有机会进旅行社。谁还想着依葫芦画瓢呢?

这会儿看到明发能赚到钱,这才有些心痒痒。

方明澈道:“这个主要也就是玩个新鲜有趣。其实本钱不需要多少,明发主要是借到了大栅栏的客流量。所以生意比西单夜市的还好。这跟当初我在天安门广场摆大碗茶摊是一个道理。”

方明华道:“那他就能一直这么赚下去?”

这样都快快赶上不劳而获了啊。那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开面馆,感觉就有点不值。

其实当时说开早餐店、做面食卖。一开始有过是做包子、馒头还是卖面条、抄手的犹豫的。方明华甚至觉得这有什么好犹豫的,两样都卖不就好了。

但方芳记得幺爸和幺妈提起早餐馆的时候说过,如果卖包子、馒头,那早上四点就得起床和面、揉面了。但卖面条、抄手,可以六点左右再开门。

在首都前后待了几个月,幺爸、幺妈对她都非常好。她胆子渐渐也大些了。不过,有些话她说依然不会有什么分量。于是她私下找到方健,把自己的意思说了。

长子,对一个家庭是有不一样的意义的。这话由大哥来说更有分量。如果需要早上四点起来干活,那肯定也是妈妈的事。爸爸是不会这么早起来的,所以他觉得无所谓。

说通了方健,方芳私下又把幺爸、幺妈的话说给妈妈听了。

袁淑芬想了一下,也觉得还是做面条、抄手吧。日复一日早上四点起,哪怕她吃苦耐劳也受不了。关键是有别的选择啊!

方明澈自然能看明白大哥的心思,于是道:“一开始只有他一家会好些。以后竞争对手多了,生意会逐渐清淡。但多少还是能赚一些的,毕竟本钱不用太多。不过,我觉得他用这个先立稳脚跟再增加其他业务比较好。倒是你们开面馆,如果口味能一直很好,服务态度也不错的话,回头客就能多起来。有了口碑,还能有其他客人前来。”

自己想不到,又在这里嫉妒别人挣了更容易的钱。真是的!他这个大哥最适合待的,还是大家勒紧裤腰带一起受穷的时代。那样他就不会有任何的不满了。

方明澈其实还挺欣赏明发的果断的,先把最初这波钱赚到再说。这夜市许久没来,愈发成气候了啊。个体经济也越来越蓬勃发展起来。

他之前给阿嫣的表弟朱启明、韩梅的大兄弟韩潇都出过挣钱的主意。替人守自行车、在景点外削水果卖,钱来得也都轻松。这样省得他们一直纠缠、想占亲戚或者亲家的便宜。

果然如今这俩自己能挣到钱了,也就没了打秋风的心思。在哪遇上他都很尊敬,待阿嫣和颜颜、畅畅也客客气气的。

但他没有选择给老家来的亲戚出这样的主意。因为,朱启明和韩潇都是首都的坐地户。家里三亲四戚、三朋五友很多。家门附近占了这样的好生意,等闲也不会有地痞、流氓上门找茬。

但外地人可就不同了,很容易招惹这样的人上门。不过明发选中自己这块摊位倒也是神来之笔。如此便没旁人能来驱赶他了。

另外,朱启明和韩潇都是占了地利。朱家靠近首都图书馆,承接的是里头车棚停不下的自行车。韩家的房子靠近颐和园侧门,所以去那门口摆摊削水果卖才那么方便。

至于自家兄嫂,租了门面肯定要好些。那是谁都没法来驱赶的。

说来马上要冬天了,韩潇的生意肯定要受影响。这个没办法的。就是阿嫣他们的菜摊子也不能不受影响。除非是自己弄了暖棚或者到温泉附近大面积种菜。他们正在商量这事儿呢,想看看有没有利润可图。

至于朱启明,这个天气守自行车,那肯定也只能穿暖和些,或者从家里拎一个炉子出去烤火。

明发这个,真到了隆冬肯定也是做不了的。不过他白天还可以打打其他主意。以后在生意圈里混久了,自己都能想出法子来。

又逛了一阵,畅畅的头歪倒在爸爸肩头,睡着了。说睡就睡,秒睡。

方明澈一行八人便先驱车回华侨公寓了。其他人同方父、方母一起步行回小偏院。

剩下五个人还得考到了驾照才能入职旅行社,不然就只能打杂。而且,首都这边其实不太缺司机,届时会有三个调去上海。

肯定都想留首都,一来是熟人多,二来不想再换地方嘛。

方明澈让方父告诉了他们,去上海的包住。租的那个老洋房,如今随着业务扩大,也是不得不把用作宿舍的那层楼拿来当办公室了。

但是,花园里有空地。去的那个副社长不是退伍兵吗,他通过关系搞了些旧的移动板房放花园里给员工住着。

移动板房其实二战的时候国外就有了,用作军方的营房。如今国内自然也有了。

虽然那个住着不太透气,冬夏也不能自己调节温度。但是,相对自己去租房的耗消,这就都是可以克服的。也是如今还没有相关部门管才能这么搞。

因为最初从首都派去上海的人,是算的出差。所以才有包住的待遇。既然如今肯住移动板房,那在政府没有进行取缔之前,自然也是任由他们继续住着。

那五个人自然是听懂了言下之意的,留首都不包住。也就是说要从小偏院搬出去自己找地方安置。

他们这半个来月住在小偏院自然是再方便没有。首先房租省下了,而且住一个小院子的都是熟人。甚至洗衣服还有洗衣机可以用;其次吃饭虽然是自己做,却有人把菜啊、肉啊的送上门来的。目前还没有结算过,往常都是在林嫣的分红里扣的。

但方明澈既然这么说了,显然有收入之后是不会让他们继续再住了。

方明发得到消息,立即就去找韩平和方明成帮忙在附近给他找个单间。他要搬出去。他用了明澈的摊位啊,一分钱都没收他的。旁的摊子为了长长久久的做下去,至少是需要给原摊主送礼的。

他自然是要做这个表率了。当然,不会说了就立即有房间,但他的态度拿出来了。

11月上旬有一次考驾照的机会,剩下的五人都特别上心。拿到驾照才有工作机会!

方父道:“你们一个个都是年轻人,只要认真努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都一次性考过了。”

这要是考不过,真的就有些臊皮了。所以,这五个人也是每天都在认真的实操以及背交规。

袁淑芬看到了忍不住问方明华,“你不去考么?”

“我考了开什么?而且,面馆也用不到汽车。不急,咱们先把面馆开张再说。”

老二他是不敢再去比了,但明发弄个套圈居然一天也进账三五块。一天就忙活三个小时!他也急着想赚钱了,对面馆十分的上心。让袁淑芬练习做臊子,他就忙活店里装修的事。

袁淑芳就在小偏院和华侨公寓练习,这么多人吃消耗肯定大。方父吃过觉得她进步不小,又让她去四合院练习。那边有旅行社几十号人吃,消耗也大。

袁淑芬道:“爸,以后再有人来首都找活儿,明澈都这么管吃管住啊?”

方父道:“这是头一回,之后我也就有经验了。以后二十天还找不到活儿,就打发他们回去了。找到活儿,也给我趁早自己找房子搬出去。”

明澈作为同乡、同族,这就仁至义尽了。他盘算了一下,招待这么多人住一个月、包括最开始的接风宴,也要两三百的。一个个特别的能吃!

明澈还和他说,如果附近再有单门独户的小院子,也买下来。到时候收拾出来,有同乡来投奔,就打发去住那边。有收入了就自己搬出去。

他说他看好首都房子的涨幅。这样以后就不用让他们和老大一家为此搬来搬去的了。或者买到一个好些的、正规的院子,让他们和老大一家搬过去,把小偏院专门腾出来做这个招待。让来的人就这么挤着住。

为此方父专门找了个机会问道:“你不是还欠那么多债么?还有你们的菜生意,不是说打价格战也投入了不少,还要齐顺赔偿损失?”

如果是正规的院子,这附近的价格可是三万啊!

方明澈笑道:“我就那么一说,其实菜生意没亏。我们是便宜了三五分钱一斤,但因为我们的量大、降低了本钱。那个定价是高翔和林嫣仔仔细细算过的。我们一斤还是能赚两分的,只不过齐顺量小一斤要亏两分。”

他们三辆拖拉机,一天满载的话销量是六千斤。降价了,一天利润还有百多块。

齐顺那里几辆三轮车,一天光是买菜要亏二十块。还有工钱、摊位费、按摊位上缴的税收这些。所以,他吃不消。

也不能那边一找人来说,他们就同意了。谈判没有这样谈的,所以对外才要这么说,定下比较苛刻的条件,然后再慢慢来谈。

如今,他们涨了一分钱,以示谈判的诚意。这样一天能多赚60。没有小生意,只有小生意人!只要能走量,这就是个大生意。

在批发价和零售价基础上各涨一分钱,批发的人和买菜的人絮叨几句还是能接受的。但对齐顺那里帮助不大。他那里的工人已经发不起工资了。只不过出去也找不到其他活儿,只能无奈接受了拖欠。

方父道:“那你要人家退出竞争,做你们的二级分销商也是说说而已?”

“这个看情况。看朱大海和胡勇他们跟人谈得如何。”

方父道:“胡勇他们还好,朱大海心有点狠。”

这小子说什么‘那不是白干了’,搞得他还真以为菜生意在亏钱呢。原来不过是少赚一些而已。那早期为了打响知名度,是要有所让利啊。

“做生意的都这样。不狠一点,地位不稳。齐顺当初也没给阿嫣留余地啊。”

把他怀孕的老婆怄到了,这是方明澈最耿耿于怀的一点。

方父道:“那你的债务还是要清一清才好啊。三十多万,我真是一想到觉都睡不着。”

他管着民宿几个月了,住宿+小百货进账还可以。但想想小儿子负债是以十万计数,那点收入就真的不算什么了。

“爸,我资债能相抵,你不用担心。我也就买房子、家具、家电还有商务车负债而已。那些都是有实物的。放宽心!而且几个生意还源源不断的有收入呢。”

旅行社暂时不打算扩张了。上个月又买了两辆车,首都一辆、上海一辆。这样两边就各五辆商务车了。满载的话,一次各招揽45名游客。

下个月老家来的五个准司机到岗,准备再各买辆。如今正在努力招导游。旅行社如今出了名的待遇好,招人上就容易一些。

一些满清遗老遗少的后人也来应聘了。他们祖辈、父辈当年大多是出去留过学的。在家跟着学了英语、日语。

对这类人,他都请王三哥帮着查一下。只要不是祖上当过汉奸的,都收。二鬼子的后人坚决不要!这是可以让竞争对手攻击的地方。而且,从个人情感上来讲,他也见不得这类人的后代过得比普通人好。

秦天这样抗日老兵的后人,哪怕他爷爷不是我党的人,那也是该照顾的。但二鬼子的后人就算了。

至于国外,欧洲、日本、美国都有店了。暂时不打算再开。所以,旅行社这几个月的钱都在账上做短期理财呢。一个月平均五万+的利润,让方明澈底气十足。债不是短期的,都到期了再还。

方父道:“那我不是听到说你们的菜生意为了报私怨,贴钱搞价格战么。”

方明澈笑,“其实压价卖,初衷早就不是为了对付齐顺了。就是为了让人知道我们这里有性价比高的菜和肉卖。如今很多菜贩子都来我们这里进货,私人也有不少老远骑着车来买的。”

“那你们门面那么小?”方父疑惑地道。“得有迷惑性啊,不然菜场能容得我们啊?”

除了门面,那三辆拖拉机也相当于是三个移动车摊的。量大的菜贩子是给送去的,或者是停在他们都方便的地方。

方父道:“还真是无奸不商。”

“爸,不要骂自己哦。你也是在搞倒买倒卖的人!”

方父这次想起自己搞的那个小百货,“我是为了让外国游客、华侨方便。顺便给国家挣点外汇。”

他说完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啧,我还成天担心你出事儿。原来我自己也早就在局中了啊。”

“啥局不局的,就是你老人家自己说的,为国创汇、让住户方便而已。我还能坑你啊?”

11月8号,五个同乡都去考驾照。方明成算是站最后一班岗,开车送他们去考场。这半个月他负责载着这些人到处玩儿、教他们开车。明澈说了,按上个月的收入给他开工资和奖金。但他其实还是更乐意在旅行社上班。

如今有了这个五个人,下回再有这样的情况应该也不用抽调他了。

他觉得这五个人全考过的概率很大。虽然这半个多月吃住玩都不用自己花钱,但生计没有定下来,心头不踏实啊。所以他们备考都是非常用心的。

正常半个多月只能算速成班。但那是驾校,一个教练要带很多学员的情况。他们这可不一样,一辆车,五个人轮着学和练。理论就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但被七叔那么刺激了一通,一个个根本没脸考第二次。而且,明发都已经挣了几十块钱了。昨天自己和韩平的院子里空出来一个房间,他立即就交了房租和押金搬进去了。

发生在明发身上的这两件事也挺刺激他们就是了。

果不其然,当天理论+实操全部都考过了。当即定下,总分靠前的两个留京,另外三个去上海。这三人过两天等明华的面馆开张就出发,还是坐火车硬座去。嗯,也还是用扁担挑着尿素口袋装行李。

方母小声和小儿子道:“村里人不会习惯成自然,以后都奔咱们这儿来吧?”

来了有人管吃管住,还有车子带着到处玩。最后拿到驾照还能给安排工作。这消息传回去,村里人不都想来啊?

方明澈道:“他们也是拿着支书开的介绍信才能去买火车票的。来几个人,支书事前是和我有过沟通的。我这儿不需要人,支书是不会随意开介绍信的。”

如今要出远门,还是全靠介绍信。身份证,哪怕是首都的人也是1982年才开始办理的。前后经过了十年才给全国十亿+的人口全部换上第一代身份证。

所以,如今不是他们想来投奔直接就来了的。

方母点点头,那就好!支书这个人还是靠谱的,不会乱放人来。这一次是明澈打电话喊的人来,是他有地方安置人。那以后也等电话通知吧。

11月11号,周三。这个开张的日子是方明华去找古大爷翻的历书,宜开张的好日子。

方明澈对光棍节、双十一都比较无感。这些出来的时候,他年纪已经不轻。既然古大爷说是好日子那就是好日子吧。

这天周三,颜颜和三个大的都上学去了。剩下他和林嫣上午一二节凑巧都没课,就带着畅畅去照顾开张生意。

畅畅还挺喜欢吃面条的,他会自己嗦面。

大伯母袁淑芬就笑吟吟的给小家伙煮了一小碗只放了三粒盐意思一下的。他现在还不能吃盐巴呢。

一起来的六个同乡还有方明成、韩平的妻儿肯定也来了。然后大杂院和方明澈关系不错的人家也都来了。

古大爷一家、高翔一家、朱大海、胡勇他们四个.袁大妈婆媳也来了。袁嫂子这几个月给方家老的、小的做衣服赚了不少工钱,还有给他们织毛衣的肖嫂子也来了。

还有平时抬着板凳过来看电视的人家也来了。他们没什么地方可以回报方明澈的,他大哥、大嫂开面馆倒是可以来照顾一下生意。

一两面是三毛,二两是四毛。这个生意偶尔一次还是照顾得起的。

林嫣吃过在照顾畅畅吃,方明澈吃过便站在门口招呼客人,“里边请、里边请——”

方母笑吟吟的在柜台后收钱。方父之前放鞭炮的时候在,这会儿吃过面看生意不错,安心去四合院上班去了。

方明华跑堂,端面、抹桌子,忙了个不亦乐乎。以后他还要负责收钱,就揣着零钱在围裙兜里。今天开张,人多。老娘过来帮帮忙,以后不会天天在的。

袁淑芬就负责下面,臊子是她昨天就准备好的。抄手也包了四十碗的分量。

这会儿来的人多,屋里是六张桌子坐满了,外头还摆了四张。一锅要下四到六碗面。

秦钊和王德显老娘也来了,“方老大,生意兴隆啊!”

方明华笑着道谢,“谢谢、谢谢,请进来坐。吃点什么?”

方明澈看了一下,没空桌了。于是过去拉开自己之前坐的位置,让他们和林嫣母子拼桌。

“秦叔、伯母,这边坐。”

王德显老娘道:“秦华上早自习去了。毕业班,课时太多。她说回头下午她来尝尝。”

“好的啊。”

第一拨客人走了,方明澈看到老周夫妻,还有邱奶奶、邱老师等人也来了,忙迎出去。方明华则赶紧收拾了。

方母看碗要不够了,把零钱塞给他,“你自己找钱,我给你把碗赶紧洗出来。”

方明华道:“早知道让方芳上午请假了。”

兄弟媳妇倒是在,但小侄儿还没吃饱呢。总不能让人家放下儿子不管来帮忙。至于方敏,骑着自行车送颜颜和康康上学去了,是两处不同的地方。

明发也在帮着跑堂。至于另外五个,两个和方父一起上班去了,另外三个直奔火车站要去上海了。

韩平和明成的老婆,也到旅行社干保洁去了。

方母系上另一条围裙,去到水龙头那里洗碗。

方明澈走过去道:“妈你开着水龙头用流动水洗,不要不舍得用水。这样洗一次就行,不用再拿清水清一遍。”

那么多碗,如果用盆子装水洗,洗不了几个水就脏了。这跟家里人少、碗少可不一样。

小偏院那么多人住着,不用他父母做这些活儿。他对借住的人就是这么说的,开着水龙头用流动水洗。开小一点就是了。

方母还有点不舍得,方明澈压低声音道:“听我的,客人看着呢!做生意,节约这点洗碗水做什么?”

“哦,好吧。”

方母把水龙头开到三分之一,拿起丝瓜布开始洗了起来。

早餐生意就饭点那一阵,很快就散了。上学的、上班的是第一拨,居家的第二拨,都散了。

方明澈对坐下休息的方明华道:“起来啊,还不到休息的时候。赶紧把到处弄得干干净净的,脏兮兮的影响走过、路过的人的观感。那都是你的潜在客户!你这是打开门做生意。你当在家里啊?”

方明华今早转得有点晕头转向的,确实是累了想歇歇。听到兄弟说‘潜在客户’才赶紧起来打扫。

方明澈看畅畅吃好了,于是道:“好了,我们走了,三四节还有课呢。你们慢慢弄。今天开张生意,很多街坊邻居来照顾。接下来应该会清淡一阵。但只要口味、服务好,人气会慢慢好起来的。大哥你忙不过来,就再请一个人。这店里晚上可以铺一张床。如果从老家喊人,你安排人在这里值夜好了。”

方明华摇头道:“我还是在这里请吧。从老家请来的人,肯定会跟你那里的待遇比较的。这首都其实没工作的人也不少。”

方明澈和林嫣带着畅畅走了。畅畅给奶奶还有大伯、大伯母做拜拜。

袁淑芬又开始包抄手了,四十碗卖得差不多了。可能起得晚的人陆续还要来吃的。

三个人都点头或者抬手回应了一下。他们心头都清楚,开张生意能这么好,都是全托方明澈的福。甚至这个店要太太平平的开下去,其实也是要托庇于他。

等把小儿子交给方敏,方明澈一看时间有些急了,便开车送林嫣去上课。

林嫣小声道:“我想在腰腹已经没有赘肉了。什么时候才能开车去上学啊?”

她腰腹有没有赘肉,方明澈自然清楚得很。

女人从小到老,都是不想身上有赘肉的。嗯,正常的微胖不叫赘肉。秦华也是一听说喝可乐要长胖,立马就喝得少了。

他笑道:“等上头明确说可以让一部分先富起来之后。”

等着吧,还有两三年!平时开车没问题,但每天开车上学、放学,在当下确实有点夸张了。就他知道的,首都有个生意人的老娘因为家里条件好了、吃胖了。都有人在人家墙上画刘文彩的老婆讽刺人家。

刘家是四川成都解放前的大地主,小斗出、大斗进。还开过大烟馆!当年是被作为地主老财的黑典型树立起来的。不过,刘家也有好的一面。解放前的sc省主席刘湘是刘文彩的侄儿。同时也是是抗日名将,率领350万川军出川抗日谁的就是他。

但刘文彩的老婆吃鸭子只吃脚底板那根筋,是被宣传得人尽皆知的。据说每天为了她那盘脚板筋,要杀几十只鸭子。

方明澈自己就是听着这样的宣传长大的。但他估计那几十只鸭子应该也是派了其他用场的。地主婆也不至于奢侈到那份上。但这并不妨碍她被宣传得骄奢淫逸。

所以,被人在墙上画了这样的图,那家的老娘真的是颜面扫地,被说成是过得跟地主婆一样。

因此,真的要等到总设计师明确说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他才敢让阿嫣开车上学、放学。不然,回头被人也这么搞一下,多少年都洗不掉这个形象。

林嫣道:“我都大二了,大三就毕业了。再过些年头,哪还上学?”

“你不读研啊?”

林嫣诧异的看一眼方明澈,“大专够用了吧?”这都算高级知识分子了。

“你后年毕业,肯定是分配去教高中。那多累啊!我的意见是到时候就去管管实验室什么的,混两年的工作经验然后再去考研。争取留在高校任教!”

本科可以马上考研,大专要工作两年才可以。

林嫣道:“我以前当知青的工作经验不算么?”

方明澈想了想,“对哦,这我不太清楚。你去问问老师吧。”

如果可以的话,那就省下两年的时间了。自然是在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