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知道好歹

第210章知道好歹

当天下午吃过晚饭,方明澈打了电话到老周家,喊他哥来接。

方明华在电话里有点激动,“我们中午过后就打烊了。今天一共卖了98碗,赚了四块多。”

要不是老二让他开张第一天打八折,他就能赚十块多了。不过没事,明天就恢复原价。

中午之后来的客人就很少了。关键他们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之前熬的臊子、包的抄手都用得差不多了。一开始也没敢备太多货,怕卖不出去。

而且,抄手准备新鲜的更好。

方明澈道:“那不错啊,今天来照顾生意的邻居顶多买了三四十碗。相当于你们卖了有六十多碗。不过大哥,你得搞清楚盈利线是多少碗。卖过那个数量,才开始有盈利的。房租、水电、食材成本、你们两个的人工费,也要算进去。”

他原本建议再打九折卖一周,扩大一下知名度。酒好也怕巷子深。但他大哥拒绝了。那之后的一些促销活动,他就没再提了。

这会儿听到方明澈有些泼冷水的话,方明华和方明澈旁边听公放的方健兄妹都楞了楞。

方明华回去说给袁淑芬和父母听了,“老二让我算一算每天的盈利线。”

方父道:“是这个道理啊,你现在算的是原价卖的话,一碗面赚一毛一。但必须卖过盈利线才真的有得赚。卖不到就会亏损!而且,开张生意总是最好的。你又拒绝了开张前几天打折,那就要有心理准备,明天开始生意很可能就没这么好了。今天是店里一开始就很热闹,而且又打八折。国人嘛,有便宜占就都会很高兴。所以附近很多想吃或者想尝一尝的客人就直接进来了。明天没了那么多照顾生意的人,一开始会很冷清的。”

他看长子、长媳面色有些不好,顿了顿又道:“当然,今天吃了觉得好的人也很可能再来。不过三毛一碗面,相对如今的平均收入,其实不便宜的。”

袁淑芬道:“爸,我们的肉用得很实在啊。”

方父中肯地道:“现在的人依然节约,大多数人不会舍得在一顿早饭上花费太多。更多是选择在家吃。就是想在外头吃的,如今鼓励个体户,像你们这样的面馆也不少的。敢租店面开馆子的,手艺都不会差。人家干嘛多走几步都要来你们这里吃呢?”

前期正该养人气的时候,大儿子不舍得打折到两毛七、三毛六多卖几天,薄利多销。那很可能明天来的人就少了。

与其守着摊子一天没太多碗的生意,真不如一开始少赚钱、多赚吆喝。

要说他不听劝吧,让他开面馆他又听了。这听一半不听一半的,别说老二,他也懒得多说了。

方明华和袁淑芬面面相觑,今天一开始生意就很好啊!

方父没再说什么,不撞南墙不晓得回头。

第二天,果然生意就清淡了许多。一上午连面带抄手就卖出了三十多碗。臊子还好可以放着明天用,干面条也是一样。但包出来的三十碗抄手还剩了十八碗的分量。

这放久了,皮会干的。就是他们自己去下馆子,也不会想吃明显放了几个小时甚至可能过夜了的。

如今小偏院除了他们一家四口,只另住了两个留在首都旅行社当司机的。他们已经在找房子准备搬出去了。这要拿回家自己煮来吃也是吃不完的。

方明华眼看要到中午了,把放抄手的纱布合拢、小蒸笼盖上,直接往四合院那边去。那边有很多旅行社的员工,是包吃中饭和晚饭的。

韩梅这个办公室主任兼管着后勤。她道:“方大哥,我只能给你算成本价,最多再加点人工费。不可能按你店里卖多少给算的。毕竟,我们专门请了做饭的大姐。想吃抄手、让她们包来吃就是了。我职责所在,要管控食材成本的。”

方明华只好道:“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这样,至少是不用亏这笔钱的。

韩梅便叫了做饭的大姐过来,估了个数。然后把钱给了他。

“方大哥,中午导游和司机是不回来吃的。不过,我们十多人今天两顿要解决掉十八份抄手应该没问题。但也不能经常吃是吧?”

中午这顿看有几个人选择吃抄手。剩下的可以放进冰箱,这样比敞放着要放得久一点。

方明华听懂了她的意思,今天收下。但明天未必大家还会想吃的,明天可别再送来了。

“好的,我明白了。”

中午方父、方母就选择的吃抄手,然后方明澈、林嫣、方敏、方健、方芳、颜颜、康康。这就解决掉了九碗。

自己人都不吃,还指望别人帮忙么。

方父道:“第二天就转内销了。”

方明澈笑起来,“之前也不是出口啊。吃吧、吃吧,大嫂的抄手还是可以的。这肉确实给得实在。今天卖了多少啊?”

方母之前拉着大儿子问了一下,这会儿便道:“说是加起来卖了三十多碗。”

方明澈道:“那还可以啊。说明昨天的大多数客人对口味、食材、服务还是满意的。那老大算的盈利线是多少碗?”

方父撇嘴,“他算,他都不太算得明白!老子拿着算盘帮他算的,不打折四十五碗。打折,六十碗。今天不算他们两口子的工钱,不赚不赔吧。”

林嫣道:“那真的还可以了。难怪爸会替他们选择卖早餐,大嫂的手艺真的没得说。”

康康也道:“我妈妈包的抄手,好吃。”

畅畅看大家都在吃,坐在他的婴儿椅里也道:“我,吃——”

这婴儿椅是宋全去友谊商定观察人家卖的之后,自己回家动手,用竹子给他做的。老宋说这两年得方明澈帮衬很多,回馈一二。

别说,真还挺好用的。要去哪,就那么一收就能拎着走。放下来坐着也稳妥。老宋是真的观察到位,把人家的精髓都学到了。

林嫣便让方敏煮了两颗白味的,把周边的皮夹给他吃。

畅畅指着夹剩下的中间那坨,“肉肉——”

林嫣道:“你小子还知道这是肉肉呢。妈,这能给他吃么?”

方母看了看,“这应该跟肉糜差不多,给他少喂点吧。皮和肉分开喂,大个了怕噎着他。”

方敏点头照做,“好的。”

看小堂弟蠕动小嘴吃得香,方芳笑着问道:“畅畅,好不好吃?”

畅畅点头,眉眼弯弯的笑起来。

下午回去,方父对方明华道:“从明天开始,咱们院里的伙食费由你负责。你弟给我们二老提供住处,你负责伙食。这很公平吧?你那两个本家兄弟,已经找到一个出租的房间要搬出去了。方健他们三个也搬回来住。”

说完小声道:“我还没说让你把房租算给老二呢。我们老两口住的不算,你们一家五口住了四间房。至少一个月要交十五块钱吧。按道理这钱是该给的,毕竟老二买这房也是花了钱的。8500呢,不便宜!还有三个孩子,第一年的高价费600明澈给掏了。难道第二年你们还指望他继续掏?”

没点压力,做生意我行我素的。毕竟哪怕亏了,生活压力也不算太大。光想着往自己口袋里扒拉,不想着让点利吸引客人。做生意那么简单,光是做乘法啊?

“爸,我们还没回本呢!”方明华道。

“所以,我没让你们交房租啊。就是高价学费也是明年九月份的事了。或者,你俩觉得压力大,干脆买车票回去,把老的、小的丢给老二他们就好?”

方明华道:“我们没这么不要脸!我们今天也卖了三十多碗出去,渐渐会好起来的。”

方父道:“那可未必。这几条胡同没准什么时候又开出一家卖面条、抄手的了。你们现在有先发优势、淑芬手艺又好。现在该想的就是怎么让更多客人愿意来吃,然后把他们变成回头客。”

他拿出算盘来算给他们看,不打折三十多碗保本,打折要五十碗才能保本。他现在根本不和他们俩算工钱了。

但如果打折卖出去六十碗,那十碗是不是就是多赚的?

“你们两个都是不吝啬劳力的人,宁可薄利多销。人家明发套圈,干嘛还给客人准备个安慰奖啊?不就是让客人心头舒服些,以后还愿意来么。你们卖面一个道理嘛。打个九折,那客人心头就会舒服许多。人家早上就是要下馆子,也可以有很多选择。那吃包子、馒头、稀饭、豆浆、油条还有首都的斗志之类的,是不是要比吃面条、抄手实惠些?”

他掰开了、揉碎了的讲,终于说动这两口子明天开始打九折。

方父的毛笔字写得好。让袁淑芬找了张红纸来铺开,帮他们写下‘开业大酬宾,一律九折’。

第三天生意明显就好了许多,中午后一盘点,卖了六十六碗。多出来的两碗抄手自己煮来吃了。不算人工费,他们今天赚了两块多。

方明华道:“唉,还不如明发去套圈呢。”

袁淑芬道:“明澈没收他摊位租金,连礼都不让他送。咱们这不是付了铺面租金么。不过,大家吃了都说好吃,我也增加不少信心了。应该生意会越来越好的。我看前天明澈话没说完,我们今天去接三个孩子回来,顺道问问他。”

小叔子如今很厉害,一般人他才不会轻易给出主意呢。但人家还没说完,孩子他爹就拒绝了打九折的建议。

她今天去说点软和话,把后面的建议问出来。

他们回去问方母,小叔子一家住华侨公寓哪里,怎么坐车。

方母道:“我怕你们去了受刺激。先把明天的准备工作做了吧,那辣椒油是不是该弄了?”

袁淑芬点头,去厨房忙活。

受刺激,她倒是听康康说过,幺爸家的电视机是彩色的,而且大得多。

等到两口子下午什么准备工作都做好,便跟着方母去了华侨公寓。

方母是登记了的,不用询问业主就可以放进去的来访人员。她直接带着长子、长媳进去了。

方母还有大门钥匙,方明澈给的。不过和她打了招呼,进门前先摁门铃。她拿出钥匙正要开门,想了想又摁了一下门铃。

方敏刚过来在猫眼看了一下,大门已经从外头打开。

“七叔婆,六叔、六婶——”方敏把路让开。

畅畅迈着小短腿走过来,抱着她的腿往外看过来,“奶——”

然后又看向方明华和袁淑芬,“伯、母——”

方明华和袁淑芬这会儿都有些怔怔地看着屋里摆设。这样的房子他们只在电影里看过,是那大资本家住的。怪不得妈要说怕他们看了受刺激呢。

之前就只听说明澈和阿嫣是带着孩子租房住,哪能想到是这么好的房子啊?

袁淑芬弯腰给畅畅抱起来,“畅畅好乖啊。没下楼去走走?”

“走了。”畅畅高兴的道。

方敏已经去拿杯子倒水了,“刚回来呢。一天不下楼走几次,天是黑不了的。”

袁淑芬喝了水,起身进屋去给儿女收拾东西。先收拾两个儿子的,方芳和颜颜住一屋,她怕拿错了物件。

“畅畅,两个哥哥住哪屋?”

畅畅就走过去给她带路,“这儿。”

方明华忍不住几个房间看了看,除了兄弟和兄弟媳妇的寝室都转了一圈才出来在沙发上坐下。

“妈,这屋子里的东西是房东的?”

“房东的,想啥好事呢?都是阿嫣买的。”

“哇,那买这些家电还有家具,怕是都要几万块啊。”如今的电器那是出了名的贵,好一些的都是进口货。

“是啊。不然你以为他们那十八万是怎么欠下的?就是买这些,还有四合院那边的房子和家具、家电。四合院那边是为了接待客人,也就不说了。这边也都要买最好的。”

方明华摸摸下巴,他之前还以为老二负债十八万有水分呢。这么一看还真是没有,实打实欠了这么多。也太舍得、太敢欠了!

“他们怎么就敢欠这么多呢?”

“说是相信自己挣钱的能力,提前消费。读大学、出国,搞得消费观念跟外国人一样。”

提前消费什么的,她自然是从儿子、媳妇嘴里听到的。之前四合院住进来一个老华侨,人家会说中国话。她和人唠嗑,也是听说外国人是这样的消费观念。

那人还跟她讲,她儿子、儿媳妇都是有本事的人。而且资债相抵,实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说是这么说,当妈的能完全不担心?什么时候出了状况,还不上了,就把他们一家几口卖了也不够啊。

方明华看向果盘里的苹果,这是方敏刚洗过端出来的。上头还有水珠,看着晶莹可爱。

他拿起来就啃了一大口。嗯,好吃。老二这过的是神仙日子了吧。

方明澈和林嫣前后脚回来,然后是四个孩子被贺师傅接回来。林嫣道:“妈和大哥、大嫂来了啊。那我打个电话叫爸下班也过来吃晚饭。”

原本是大家伙儿一起过去,现在就喊公爹过来好了。正好他还可以帮他们把车开过来。

袁淑芬就说起他们是过来接孩子的,总不能什么都扔给叔婶了。

林嫣道:“都还挺听话的。以后得闲,大哥、大嫂你们带着孩子也经常过来就是。这附近有一家羊肉汤很好,要不今晚就去那儿吃?”

方明澈点头,“好啊。”来投奔的同乡、亲戚都安排好了,总算是只剩下自家人。

袁淑芬在方明华旁边坐下,“明澈,我们今天打九折,卖了六十六碗呢。你还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哥嫂提提?你可是做生意做成功了的前辈呢。”

方明澈笑了起来,知道好歹了。

不过建议也别说多了,他道:“大嫂,要不你们就搞个回馈顾客的活动。吃满十碗面或者抄手,送一碗?不管是分十回来吃,还是一次、两次吃十碗都送。人家来吃十碗,你们赚的总比一碗的本钱多。再说了,人多了,人气自然也就旺了。”

袁淑芬和方明华互相看了看,“好!”

袁淑芬做的面食本来就好吃,方明华的服务也越来越到位,再加上一系列的促销技巧。到月底他们生意已经很不错了。

11月盘算下来,二十天赚了八十来块(含两人的人工)。

两口子笑得合不拢嘴,一天赚四块钱,头一回呢。而且,明发那个套圈红火了一阵,确实很快就出现了竞争对手。也就没那么赚钱了,现在一天顶多赚三块钱。

嗯,这个发展总算让人心头舒服一些。

方父直接把手伸过去,“伙食费。你们两口子在面馆吃的,但我们二老三小是在四合院吃的。”

那些同乡搬出去后,他们就又没有再在小偏院开火了。

方明华道:“你老人家吃的,是工作餐。就我妈和三个孩子,二十天!”

他心疼地给了三十块。天天吃肉呢,给少了说不过去。不过,他负责伙食费,就不用再交房租了。

这三十块方明澈也没有拒绝,升米恩斗米仇!而且,只算成本价,确实是差不多。

剩下五十块,方明华和袁淑芬也挺满足的。比种田划算多了!

到12月,生意越来越好,方明华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了。按他的本心是想把方母喊过去帮忙的,反正老太太一天没多少活儿。

但方明澈一早说了,让他忙不过来请人。而且,老太太活儿少,那是因为吃饭是在四合院,洗衣服有洗衣机。这都是方明澈出的力。

他如果因此让省事儿的母亲来给自己干活,还不发工钱。估计老二意见会很大。

所以,还是请个人吧,省得落老二的口舌。他们请方父代笔,把招人的条件、待遇写来贴在了墙上。

贴好回来,方明华忍不住对袁淑芬道:“好冷啊!首都12月初,就跟四川三九严寒差不多了。”

他们已经把最厚实的衣服都穿上了。

王同志前几日给二老各送了一件军大衣来。说是家里人穿不过来,送他们穿。那穿着肯定很暖和吧。不过,人家是看老二的面子,特地给二老送来的。他们要是觊觎,那是脸皮都不要了。

两人商量着去买棉花加在棉袄里,正好把旧棉袄的棉花也弹一弹。

方母道:“羽绒服内胆很暖和。之前我们二老和康康冬天来,阿嫣都给置办了。要不你们问问阿嫣多少钱,在哪买的?”

她自己攒绒毛给方健做了一件坎肩。不好看,但暖和。这半年多也养了不少鸡鸭,又攒了不少。能给方健把袖子也接上。但再做一件大人的却是不够了,应该能够给方芳做一件。

一问,林嫣道:“二三十来块一件。这个不好买,也是托王同志在上海的羽绒服厂才买到的。”

方明华和袁淑芬对视一眼,好贵!他们还是买几块钱的棉花来弹吧。

方明澈道:“生意不是好起来了么。方健和方芳既然有自家制的了,你俩就各置办一件嘛。回头手头松动了把钱给阿嫣就成。尤其你们早上六点起来开门,那会儿可是刺骨的寒风。又是头回来首都,冻病了药钱更贵。”

方明华道:“你是说,让我们也提前消费?”

“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要有钱了光是会存钱。这是生活必需品,该买就得买。”

方明华和袁淑芬还是很舍不得,加起来岂不是要五六十。

方母想说把那两件军大衣就给他们穿,被方父的眼神制止了。等没人了她就问,“为啥不行?明澈应该也不会挑这个礼。”

方父道:“我看过了,这两件和明澈往年穿的有些差别。明澈的是托他一个当兵的学生搞的。那就是当兵的穿的。小王给我们拿的这两件,怕是他爷爷的。让老大穿着将官的军大衣去跑堂,有些不大合适。给咱们的,咱们就自己穿。随便他是让老二垫钱买羽绒服,还是自己称棉花来加厚了。”

最后方明华两口子就选择了称棉花来加厚。反正家里老的、小的不冷就行了。他们穿短款的厚棉袄好干活,多活动就是了。而且,守着灶台哪会有多冷?

至于贴出去的招工启示,也很快就有人来了。

第一个来的就是明发,“天气冷了,我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我就干脆冬天卖起了炒饭。但是白天,也想找个活儿。”

他就用套圈赚的一两百块钱买了辆旧三轮车,弄的车摊。就在大栅栏夜市里卖,赚个辛苦钱。一晚上赚个两三块不是什么大问题。一起摆摊的人还挺爱来光顾的。

但白天肯定也行利用起来。一看方明华两口子的面馆找帮工,24块钱一个月。他就过来毛遂自荐了。

这是自己人,用起来也放心。袁淑芬道:“那你早上可别迟到了啊。”

“放心,我那炒饭车摊晚上九点就收摊了。”

结果没想到刚定下来,谢婷也来了。

“方大哥、方大嫂,你们要招帮工是么?你们看我行么?”

袁淑芬和方明华对视一眼,“你不是要照顾高伯母么?而且,你姐听说也怀孕了啊。”

谢婷小声道:“我姐怀孕后疑神疑鬼的,她要赶我走。”

袁淑芬道:“小妹子这不巧啦,我们刚定下了人。就是我们本家的明发,之前在大栅栏套圈的那个。我们小本生意,实在用不了多的人。你看看别处还有没有合适的活计吧。”

他们回到家把决定用明发的事说了,也把谢婷的事说了。

方母挑眉,“疑神疑鬼?”

正说着,看到方明澈和林嫣进了小偏院的门。

“你俩回来有事啊?”

要说回来看老人,每天大家伙一起在四合院吃午饭、晚饭呢。不至于特地上门来看。

方明澈道:“朱大海和胡勇喊我们过来的。又听说小谢怀孕了,阿嫣说过来看看她。”

他俩这会儿把羽绒服内胆穿在了里头,外头穿的是皮夹克和呢子大衣,看着倒是风度翩翩的。尤其是和穿大棉袄的兄嫂比。

倒是二老,因为是林嫣在置办穿的、戴的,瞧着比长子、长媳气派多了。

说到小谢怀孕,袁淑芬就又想起了刚才的事。她把谢婷来找工作的事和说的话都讲了。

林嫣道:“谢娉之前她就说谢婷在家一个劲儿讨好高伯母和高翔,却越来越不把她这个姐姐放在眼底。”

方明澈直接道:“她还想取而代之不成?”

“那谁知道啊。”

“疏不间亲!人家姐妹俩的事,你不要多嘴啊。”

林嫣道:“是谢娉自己觉得不对,和我说起。那么大的姑娘了不知道避嫌怎么行。也是谢娉自己说想给她介绍个对象,毕竟送回去肯定会被她们父亲拿去换聘礼。后来不知道她们怎么沟通的,又没下文了。不过,之前谢娉问我认不认得什么好男孩,我说没有合适的。她妹妹这样,我怎么好给好男孩介绍啊?”

要她说,谢婷问题真的是很大。你不乐意回老家,想在首都找一个。这很正常,谁出来见过世面了,还会想回去啊?

那你别对你姐夫那么殷勤啊。小姨子和姐夫,还是多避避嫌的好。都是十七八的大姑娘了!弄得如今是高翔处处避着。

现在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惹得谢娉连赶她回去的话都说出来了。

不过,不管于公于私,她都该去看看谢娉才是。

“放心,别人的家事我不会多嘴的。”

颜颜本来还想跟着妈妈过去的,听大人这么说好像小谢阿姨和她妹妹闹矛盾了。那她就不过去了。

方芳这会儿在小厨房里烧水。看到他们过来,往灶膛里多夹了几个生红薯进去,用谷草灰等埋着。然后走了出来,“幺爸、幺妈——”

康康本来就在旁边等着吃烤红薯,便跟着一起出来喊人。

方明澈和林嫣冲她们姐弟点点头。然后对方畅道:“去厨房里跟大姐姐玩儿吧,里头暖和。”

颜颜就牵着他进去了。听说埋了红薯,一会儿就能吃了。小家伙高兴得咧开嘴笑。

颜颜对他道:“吃了尽放屁!”

畅畅道:“放!”

康康拍拍他的肩膀,“对,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有什么大不了的?”

外头林嫣道:“爸妈,我和明澈过去看看小谢。”

方母点头,“去吧,你们是该去看看。”

林嫣从方敏手里接过奶粉、麦乳精还有黄桃罐头,和方明澈一起绕到旁边大杂院去。他们都是拿的双份的,一份给谢娉、一份给高伯母。

方敏便也进了厨房去。

方明华叫了方健在帮他们算账,他也是出来打了个招呼就进去打算盘了。这会儿就几个小的在厨房里。

过去隔壁,方明澈和林嫣把东西放到八仙桌上。

高伯母刚才好像在跟高翔说什么,看到他们才挤出了点笑容,“小方和小林来了啊。”

“是啊,伯母。”

林嫣寒暄了两句就进了谢娉的房间,看谢娉还有些气鼓鼓的。没看到谢婷,可能在隔壁自己房间里。

“你现在生什么气啊?管他什么事,都别往心头去。自己身子最重要!”

谢娉道:“我都看到高翔和我妹抱一块了。我说让谢婷收拾、收拾早点回去过年,我婆婆还说我没事儿找事儿。”

林嫣道:“还有四五十天才过年,而且你又怀孕了。高伯母虽然好些,但照顾自己都难。这时候把人赶回去,是有点奇怪。而且,家里那么多事,谁做?至于你说看到高翔和她抱一块儿,那我问你,你到底信不信得过高翔?”

谢娉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

“这就对了嘛。你自己也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说不定是谢婷眼看要摔了,他下意识就抱扶了一把。结果刚好让你看到。他是背对你,还是面对你?”

“背对我。”

“那你妹呢?”

“她面对我。你说,她可能是故意的?”

林嫣没有多说,“你既然之前没有发作,这会儿还真有点离不开她了。这节骨眼上就是想赶她走、换一个人来,也没那么方便不是。还有啊,她跑去明澈哥嫂的面馆想做帮工来着,说你疑神疑鬼的要赶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