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御龙篇.20—笔记代号:阿尔法.5【CodeAlpha】
西鸟形龙的认知能力比起同时期的其他动物(我们收集到的)来说相当优秀,它们展现出了彼此之间复杂的鸣叫沟通,对周遭环境充满强烈好奇心的认知行为,以及原始的时间观念。
它们会在环境中选择自己感到安全的地方打造一个庇护所,开始放出它们的时候它们曾经因为紧张不安而绝食,我让廖星刻意在笼舍中留下一处角落不会清理。
它们很快便了解到了这一点,随后便开始收集各种材料来搭建它们的庇护所,所有能接触到的物品都被用上了。铺垫的稻草,树枝和作为丰荣的麻袋都被当做了填充物。最有趣的是它们还将盛放食物的整个纸箱翻扣过来躲在下面,在上面啃出一个小洞探出头来的样子简直可爱极了。
在有了安全感后,它们也与廖星逐渐熟络了起来,展现出了更多大胆的探索行为。除了前段时间它们通过观察老门闸的工作方式摸清了如何开启后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越狱外。通过摸索廖的出现时间,它们掌握了喂食的时间点,并且会在进行喂食前提前来到笼舍门口等候。
我们用昆虫,小型动物与合成肉类来投喂它们,它们适应的很好,甚至还展现出了将部分食物藏起来的行为。介于莫里逊地层组的环境是分为明显干湿两季的季风性环境,这种充满好奇心的行为或许能帮助它们增加在残酷野外环境中存活的概率。
我近来查到的灾变资料中有条言论指出白垩纪的伤齿龙可能是杂食性动物。或许下次我们该准备些果实与嫩叶给它们?我们没提供给这些食物,它们自然不会展现出来。
自从上次野外环境下的接触后,我对“克伦诺斯”——我们的食蜥王龙(saurophaganax)的敬意不减反增。作为我们园区内现在最大的食肉动物,它身上有着一种难以撼动的威慑力与沉重感。作为侏罗纪的顶级掠食动物,它有着同时期其他掠食动物难以匹敌的力量(另一头同样大的食蜥王龙除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加大对它的安保力度。
在经过上次的逃逸事件后,所有的由储物场地改造成的动物围栏都改成了双重闸锁式出入。就现在来看连带隐形栅栏与水泥柱的隔离措施相当有效,不过在发现水泥柱特别适合蹭痒痒后。“克伦诺斯”就频繁地磨蹭栅栏,所以现在无人机清理的工作量又翻了一倍....我想得向理查德再要一批新的无人机来胜任愈发增长的工作需求了。
我很难描述这头食蜥王龙的性格特点,这头特殊的野兽身上同时兼具侵略性与包容两种特质,或许它就是如此。
它不屑于去顾忌在它面前出现的大部分小型动物(包括人类在内),但如果它感觉到它自身或领地收到威胁,它会毫不犹豫地入侵者发起攻击。我本来想着安排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它了解或认知到人类是怎样的存在,但看起来廖已经提前做好了。
即使说起来很不可思议,简直是小说家想出来的故事,但我不得不说,“克伦诺斯”信任廖星,并允许廖星靠近自己。或许它是将廖星当成了某种帮助它搞口腔清洁的小动物?不管怎么样,无论这种信任能持续多久,任何人都不应该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近这头超过五吨的大型食肉恐龙。
最后轮到的是白垩纪的兽脚类,在义县组我们收集到了长羽盗龙,原始祖鸟,北票龙,中华龙鸟和羽王龙这五种兽脚类,而克拉玛依龙则是从连木沁组带回来的。
经过对这些食肉动物的研究,我想现在很多的研究者都低估了对爬虫类智力认知的话题,在大部分人眼中,那些通体冰凉,披覆鳞片的动物只是一些头脑简单的低等动物而已。但兽脚类恐龙并非如此,尽管看上起去很多种类的外貌是一只超大号的爬虫类,但目前收集到的所有兽脚类都是活跃机敏的恒温动物。
比起那些吃饱后要花时间在吸收热量与消化食物上的冷血远亲,这些动物展现出了更强的消化吸收能力,更加灵动的协调能力.....以及一些相当出乎意料的行为....
经过廖星与简一段时间的饲养与观察后,我们在热河收集到的大型食肉动物——华丽·羽王龙(yutyrannushuali)与其他动物不一样,在圈养环境下仍然展现出了相当的侵略性。
我们现在有一只色素缺失(或许来用白化来称呼它更好)的雌性与两只雄性,全都是年轻个体。
根据前人典籍中留下的食蜥王龙标本推算的体型来看,我想设施内的小家伙中最年长的那只也才独立一年多而已,它现在站起来高度超过六英尺(两米),体长大概在十六英尺(五米),体重在八百八十磅(400千克)左右。比起成年的羽王龙来说它还是个小家伙,但造成的麻烦却一点儿也不小。
‘fy-1’,或者说“黎霜”(也是廖星起的名字,“frost”这个名字确实不错,我想我也应该学着给一些动物起点名字,说不定这是那孩子与那些动物相处的如此融洽的诀窍呢?)。曾在野外跟踪并试图攻击我们的团队,来到园区后这一意图也并未停止。
比起成年兽来说这些亚成年个体明显要更轻更灵巧一些,因此有一次海莲娜从监控中观察到它们居然在小跳着试图攻击站在高处的雷克斯,这种经历相当惊险。幸好廖星已经警告了她,这些年轻的食肉动物嘴里长有数十颗如牛排刀般长有锯齿的的利牙,配合它们的强而有力的颈部我想对它们来说,快速杀死一只手无寸铁的温血灵长类不是问题。
【羽王龙图图】图源:prehistoric-wiki)
我查询了很多资料,想了解为什么这些年轻的野兽如此充满敌意。最后我在一篇在‘贝希摩斯计划’中存留下来的,在灾变前有关于年轻非洲草原象的论文中找到了可能的解释。
在灾变前的年代中,象牙曾是这一物种被大肆盗猎的目标,比起只有亚洲象的雄性才拥有这一独特的结构。非洲象的雌雄都长有颇具规模的象牙,这让在其原产地的盗猎行为日益猖獗,有着硕大象牙的年长个体在某些地区绝迹后,当地的年轻个体,尤其是雄性展现出了异常的攻击性,它们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其他动物,疣猪,长颈鹿乃至是犀牛都有被被攻击甚至被侵犯至死的案例。
狂暴的年轻象甚至主动靠近人类的聚居地与道路去袭击人类,对于这反常的行为,前人们经过研究后发现是缺少了成年优势雄象的镇压才会导致如此后果。
年轻的公象会因为体内的性激素大量分泌而诞生强大的攻击性,就像北欧神话中的狂战士般变得暴躁易怒。而成年公象的荷尔蒙不仅能压制这种激素的分泌,体格更为健硕,经验更为老道的它们作为“阿尔法”(头目)也能在镇压年轻的狂战士前不落下风。
实际上,在过去野生大象曾存在哪里的繁殖季期间,一些年轻的公象甚至会分泌一种特殊的气味来表示自己不愿参与纷争。当成年公象重新被引入那些大象暴动的地区后没多久,“公象暴走族”这一现象就明显减少了。
我认为,这些年轻的羽王龙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它们出现在火山爆发后植被还未出现的受灾区,证明了它们是还没有实力在合适区域建立自己领地的年轻群体,在摸索自己在当地食物链位置中的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高攻击性有利于它们在义县组的野外环境下存活,但很明显不利于我们的繁育计划。
我在考虑一个听起来相当冒险,但理论上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是否要让食蜥王龙或克拉玛依龙来担任“阿尔法”掠食者的角色来压制这些年轻的猎手呢?
简.达尔克医生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我得想办法说服廖星,让他明白这方法的可行性。但首先,我需要对食蜥王龙与克拉玛依龙这两种大型食肉动物作进一步研究,以增加整场实地测试中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