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狼烟四起,边关已是风声鹤唳!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禀王爷!”一个传令兵跑进来,“探马回报,流寇大军已向石河滩进发,看来是要强攻山海关了!”
多尔衮霍然起身,眼中精光闪烁。帐内一时寂静,只有寒风吹动帐篷的声音。
“传令下去,”多尔衮沉声道,“全军准备,随时可以出击!”
范文程和洪守畴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大戏,终于要开场了。
帐外,寒风呼啸,战旗猎猎。十余万大军蓄势待发,只等一声令下。
“鞑子来了!鞑子来了!”惊恐的喊声在山海关内回荡,从南面的石河滩直至北面的石山口,此起彼伏。
李自成站在红瓦店的高处,眉头紧锁。狂风突然从海面席卷而来,裹挟着沙尘遮天蔽日。这风来得蹊跷,恰好打断了他刚组织的三千马队冲锋。
“该死!”李自成暗骂一声,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腰间的佩刀。
战事已持续两日,六万大顺军与不足三万的关宁军在石河滩上反复拉锯。河水被染成血色,尸横遍野。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不时有秃鹫在上空盘旋。
这一战,他带来的都是老营精锐。本以为凭这些百战之师,足以一举拿下山海关。可眼下的情形,却让他心头发沉。
“大王,前线急报!”一名斥候纵马疾驰而来,翻身下马时险些摔倒。
李自成眯起眼睛:“说!”
“关宁军在石河滩南岸布置了铁蒺藜,我军骑兵难以突进。”斥候气喘吁吁地禀报,“而且而且他们似乎在等待什么援军。”
李自成的目光投向远处的战场。石河滩上烟尘弥漫,喊杀声此起彼伏。大顺军的进攻一次次被关宁军挡下,这种情况他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了。
一名亲兵低声道:“将军,士气有些”
李自成抬手制止了他的话。自从入主北京,老营兵的斗志便大不如前。曾经那股子拼命的劲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日子的心态。锦衣玉食,美酒佳肴,让这些昔日的悍将变得懈怠。
“传令下去,加赏三倍!”李自成沉声道,“谁能首先突破关宁军防线,赏黄金百两!”
可惜,就算加赏也无法完全激起士气。这让李自成不禁回想起在北京城时的种种。那些纸醉金迷的日子,或许真的让军心散了。
正当他思索间,东面突然传来一阵地动山摇的马蹄声。那是整齐的铁蹄践踏大地的声音,与关宁军的节奏完全不同。
“报!”又一名斥候飞马而来,“东面出现大队人马,旗号不明!”
李自成举起千里镜,仔细观察。当他看清那些旗帜的形状和颜色时,瞳孔猛地一缩。
“八旗铁骑!”他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多尔衮来得比预想中要快。两万精锐八旗军如洪水般冲过石河滩,直接撕裂了大顺军的中路防线。他们的马速之快,进攻之猛,远超李自成的预料。
“快!传令刘宗敏、韩川亮,且战且退!”李自成当机立断。
话音未落,八旗先锋已杀到御营阵前。李双喜率领的御营将士拼死抵抗,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中,不时有人落马,鲜血染红了石河滩的河水。
站在西罗城上的多尔衮却皱起了眉头:“这些流寇,倒是比想象中难缠。”
确实,大顺军虽已疲惫不堪,却依然顽强抵抗。即便面对八旗铁骑的冲锋,也未见溃散。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防线,用生命换取撤退的时间。
“传令完铎、谭远、鳌拜,两白旗两黄旗全部出击!”多尔衮一挥手,“今日就用人海战术,就算拼尽全力,也要将李自成彻底扼杀!”
战况愈发惨烈。八旗军像潮水一般涌来,而大顺军则在这潮水中苦苦支撑。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
李自成看着四面八方涌来的八旗军,心中暗自盘算。若是强行突围,损失必然惨重。可若是被围困于此,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皇上,不可恋战!”宋献策在一旁焦急地劝说,“八旗军势大,我们不宜久留!”
李自成的目光在战场上扫过。他看到了自己的将士们在浴血奋战,看到了那些倒下的身影,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八旗军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
“传令下去,准备突围!”他终于下定决心。
夜幕降临时,大顺军开始有序撤退。多尔衮并未急于追击,只派吴三桂率万余关宁骑兵尾随。
“让吴三桂去追吧,”多尔衮望着西面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他最了解这些流寇。”
洪守畴站在一旁,心中却在盘算。若李自成带来二十万大军,今日之战怕是要两败俱伤。更让他在意的是,朱慈烺在天津卫是如何击败这支悍不畏死的大顺军的?
战场上的厮杀声渐渐平息,只剩下风声在呜咽。尸横遍野的石河滩上,不时有未死透的伤兵发出微弱的呻吟。
李自成率领残部向西撤退,虽然损失不小,但主力尚存。他望着身后若隐若现的追兵火把,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这一战虽败,但他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大顺军的队伍在官道上延绵数里,每个人都沉默不语,只有马蹄声和盔甲的碰撞声在黑暗中回响。
“大王,”刘宗敏策马上前,“要不要派人去堵截追兵?”
李自成摇了摇头:“不必了。吴三桂不会轻易追上来,他在等待时机。”
“那我们现在去哪?”
“先去永平。”李自成的声音有些沙哑,“那里还有我们的人马。”
夜色渐深,大顺军的队伍继续向西移动。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战的失利意味着什么。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队形,没有一个人掉队。
李自成策马走在队伍前列,脑中不断回想着战场上的种种。他需要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休整,重整旗鼓。
身后的追兵并未咄咄逼人,这让他稍感宽慰。至少还有时间从容布置。
一轮明月从云层中露出,洒下清冷的光芒。大顺军的队伍在这光芒下,默默向西而去。远处的山海关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