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计中计

还未等多隆的智计实施,就见一侍卫领着一明军服饰的小兵来到跟前。

“督师大人在吗?小的田贵奉校尉之命前来,有要事禀报。”田贵跪在泥水中,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

多隆和耿仲明听闻通报后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让他上前来。”多隆沉声道。

田贵抬头见其中一人身材魁梧,面容威严,正是假扮王永吉的耿仲明。

“何事?”耿仲明问道。

“回督师的话,”田贵连连叩首,“浮桥因暴雨损毁,需要修整。不过小的已经派人抢修了。”

耿仲明眉头微皱:“损毁情况如何?”

“倒也不是太严重,”田贵抬头偷瞄了一眼耿仲明的表情,“只是天雨路滑,还请督师和王爷暂且在木堡歇息。”

“本官倒要去看看。”耿仲明衣袖一挥,“带路!”

田贵连忙起身,在前引路。多隆和耿仲明相视一笑,这木堡和浮桥,岂不是轻易就到手了?

雨势渐大,一行人骑马来到浮桥前。

“诸位将军,”田贵突然停下脚步,“浮桥湿滑,还请下马步行。”

耿仲金走在最前面,闻言虽心生疑虑,但想到身上披甲,若是落水必死无疑,也就依言下马。其他将士也纷纷翻身下马。

“怎么一个人都没有?”耿仲金环顾四周,语气中带着警惕。

田贵笑着解释:“都去对面修桥了,其余人则在东堡饮酒庆贺太子纳妾。”

耿仲金听闻此言,心中暗喜。若能一举拿下朱贼父子,他必将成为开国功臣!想到这里,他不由放松了警惕。

浮桥在风雨中摇晃,木板上积水泛滑。田贵走在前面,故意放慢脚步,暗中观察耿仲金。见那头盔下露出的一点发迹,分明是满清剃发的样式。

“将军,”田贵突然开口,“你这发型”

耿仲金心中一惊,下意识摸向后脑。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噗通”一声,田贵跳入河中。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南面木堡中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鞭炮声,紧接着就是如雷的牛蹄声。几头发狂的蛮牛冲上浮桥,背后还跟着一队手持长枪的士兵!

“列阵!举枪!”耿仲金声嘶力竭地大喊,但已经来不及了。

狭窄的浮桥上,慌乱的士兵根本无法列阵。有人被牛角挑飞,有人慌忙闪避落水,铁甲浸水,转眼就沉入河底。战马受惊四散奔逃,撞得人仰马翻。喊杀声、惨叫声、马嘶声响成一片。

更要命的是,浮桥突然剧烈摇晃——南岸的缆绳被人砍断了!

耿仲金身着重甲,在摇晃的浮桥上根本站立不稳。他拼命挥舞双臂,但终究抵不过重力,“噗通”一声栽入卫河。

铁甲入水,如同巨石坠落。冰冷的河水瞬间包裹了他的全身,刺骨的寒意直透心扉。

耿仲金拼命挣扎,但沉重的铁甲压得他动弹不得。河水不断灌入口鼻,呛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想喊救命,却只能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开国功臣没有当成,反成了水底冤魂。

多隆牵着马与自己的亲卫们跟着前面的队伍也缓步上了浮桥,雨势太大,他一时没看清前面的情况。只听见前方传来一阵骚动。然后有人惊慌大喊“牛!是牛群冲过来了!”

多隆眯起眼睛,透过朦胧的雨雾,隐约可见几头体型庞大的蛮牛正朝这边狂奔而来。

“列阵!”多隆沉声喝道。

赤甲军们动作整齐划一,迅速在浮桥上摆出枪阵。这些精锐之士,个个身材魁梧,面对突发情况丝毫不乱。雨水顺着他们的铠甲流淌,却丝毫影响不了他们的战斗意志。

多隆和十名白摆巴牙喇立于枪阵之后,手持骑枪,冷眼注视着前方混乱的场面。桥面在蛮牛的冲击下微微晃动,水花四溅。

“呼!”

多隆右手扬起长枪,身体后仰,肌肉绷紧。一声怒喝,长枪破空而出。

“噗嗤!”

长枪正中一头蛮牛的身躯,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其贯穿。那牛踉跄几步,发出一声悲鸣,轰然倒地。鲜血顺着桥板流入河中,染红了一片水域。

其他白摆巴牙喇见状,纷纷效仿。他们的动作同样迅捷有力,仿佛经过千百次演练。

“嗖嗖嗖!”

一支支长枪破空而去,精准命中剩余的蛮牛。短短片刻,几头蛮牛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浮桥另一端,韩小义躲在掩体后观察战况。看到这一幕,他的心沉了下去。这些鞑子的战力远超预期,如此精准的投掷,实在令人胆寒。

“撤!快撤!”他压低声音下令。

早有准备的手下立即行动起来。两艘快船不知从何处钻出,靠近浮桥。

韩小义带着十几个手下迅速登船,动作干净利落。他们显然经过专门训练,对这种撤退战术轻车熟路。

“该死!”多隆怒吼一声,迅速抽出腰间长弓。

然而雨水早已浸湿了弓弦,箭矢虽然破空而出,却软绵无力,难以穿透敌军的布面铁甲。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逃走。

岸边的灌木丛中,韩小义找到了正在等候的田秀才。

“秀才,这下麻烦大了。”韩小义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浮桥落入鞑子手中,他们能借漕船渡河啊!”

田秀才却显得胸有成竹:“不必担心,拆解浮桥再重新组装,没个把时辰办不到。况且咱们这一仗可是淹死了二三百鞑子,这可是大功一件!”

“这”韩小义面露犹豫,“漕船都丢了,还算什么功劳?”

“当然是功劳!”田秀才笑道,“走,随我去向吴师帅复命。”

此时的吴国勇刚从海沙岛归来,他参加完吴三妹的喜宴,正醉醺醺地回到大沽口城。

“师帅!鞑子来了!”

副将秦明涛的声音突然在耳边炸响,吴国勇一个激灵,酒意顿时消了大半。

“什么?”他扶着城墙,努力让自己站稳。

“鞑子已到卫河北岸,还夺了漕船,随时可能渡河来犯!”秦明涛的声音中带着焦急。

“快!”吴国勇额头渗出冷汗,“立即关闭城门,全军戒备!派人去海沙岛报信!”

他心中暗暗叫苦,这鞑子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自天津卫一战后,克难新军经历了一番调整。吴国勇被擢升为右师师帅,秦明涛为副将。左师由李若琏统领,中师则由吴三辅兼任。

这番人事安排看似对吴家信任有加,实则暗藏玄机。特别是在左师调往登莱后,克难新军实际上已分成三个独立的军团,各自为政。

“传令下去,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吴国勇沉声道,“城门紧闭,弓箭手上墙,准备热油!”

秦明涛领命而去,很快城中响起了密集的号角声。士兵们纷纷披甲执锐,登上城墙。兵器库的大门被打开,一车车箭矢被搬上城头。

厨房里的大锅也烧了起来,滚烫的油脂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民夫们来回奔走,将石块搬上城墙。整个大沽口城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