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
第286章 诈降?给纳哈出上上强度!
暮色将明军大营的旌旗染成暗金色时,朱高炽一行人穿过层层营帐,马蹄声牵动人心。
冯胜按在剑柄上的指节微微发白,直到看见那道魁梧身影稳稳策马而来,紧绷的脊背才骤然松弛;傅友德长舒一口气,掌心已沁出薄汗——这场深入元营的招降,成败与否早已被抛诸脑后,唯有这位小胖殿下平安归来,才让悬在众将心口的巨石落了地。
帅帐内烛火摇曳,将领们按品阶肃立,目光如炬地盯着被常茂簇拥而入的朱高炽。
不等朱高炽开口,常茂则是大大咧咧地抢先一步,叙述着他们前去元军大营发生的一切。
当众将听到纳哈出故意使出下马威,帐内忽起一阵压抑的抽气声,紧接着神箭手却被朱高炽反杀,众将忍不住鼓掌叫好,但紧接着又因元军图穷匕见,双方剑拔弩张,帐内气氛瞬间凝固。
直到朱高炽大笑出声,吸引所有人注意,言语之间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更是接连道出天下大势,他历数元朝分崩离析的困局,从辽东粮道断绝到漠北部族离心,每句话都似淬了毒的箭矢,字字如刀剖析纳哈出的艰难处境,逼得纳哈出不得不考虑投降,众将听后更是忍不住鼓掌叫好,看向朱高炽的眼神里面也充满了敬意。
临危不乱,力挽狂澜,这位小胖殿下还真是妖孽啊!
若是纳哈出真能归降,无疑是一桩天大的好事,这一切都多亏了朱高炽。
“胖殿下,纳哈出真会降?”傅友德追问道。
朱高炽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了一抹精光。
“可能性很大,估摸着他明日就会派人过来……”
话音未落,帐内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松弛,将领们的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意。
然而,朱高炽陡然提高声调:“高兴什么?人家还没投降呢!他派人过来真就是为了请降吗?”
这如惊雷般的质问,瞬间让沸腾的气氛降至冰点。
还是汤和最先反应过来,失声惊道:“高炽,你是说这纳哈出有可能诈降?!”
听到这话,众将都是脸色大变。
“没错!”朱高炽提醒道:“纳哈出有可能派人过来打探我军虚实,以请降之名让我们放松警惕,明白吗?”
帐内空气仿佛凝固,众将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作为久经沙场的宿将,他们深知诈降在兵家权谋中屡见不鲜。
历史上,黄盖于赤壁之战中上演“苦肉计”,假意受刑后率火船诈降曹操,点燃东南风助东吴大破曹军;姜维北伐时,蜀汉降将夏侯霸假意投魏,成功诱使魏军深入,为蜀军设伏创造良机;而在淝水之战前夕,朱序作为东晋降将,于苻坚军中传递关键情报,更在两军交战时高呼“秦军败矣”,扰乱敌军阵脚,助力晋军以少胜多。
这些经典战例无不警示着,看似归顺的背后,往往暗藏致命杀机。
“所以诸位万不可掉以轻心!”朱高炽神色凝重,目光扫过帐中每一张面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是倒在这最后一步上面,放跑了这纳哈出,你我可都是大明的罪人!”
众将轰然领命,腰间佩刀相撞发出清脆声响。
见众人紧绷起神经,朱高炽神色稍缓,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不管纳哈出有没有诈降之心,明日我们都得给他上上强度,让他不敢生出这些心思。”
“高炽,你的意思是……”冯胜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朱高炽笑着开口,随着他的话语,将领们的眼神愈发锐利,一个精密的计划在帐中成型。
翌日清晨,晨雾尚未散尽,纳哈出麾下大将斡赤斤便率着二十余骑,打着请降的白旗,缓缓靠近明军大营。
看着辕门上猎猎作响的大明军旗,斡赤斤心中冷笑——名为请降,实则是要探查明军虚实。
只要摸清明军兵力部署,自家大王纳哈出便能制定破敌之策。
然而,当他踏入大营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
校场上空,晨雾被此起彼伏的金鼓声震碎。
三万明军如精密齿轮咬合运转,铁甲骑兵以千人为单位结成九大方阵,披风在冷风中翻卷如乌云漫卷。
当赤红令旗轰然劈下,万千马蹄骤然腾起,大地随之震颤出闷雷般的回响。
长枪方阵化作钢铁丛林,前排骑兵半蹲控马,后排枪杆斜指苍穹,随着阵型前压,整片枪林竟在阳光下折射出流动的寒光。
步卒方阵更显可怖。六千身披鱼鳞锁子甲的锐士,盾牌边缘皆裹着淬火铁条,长刀开刃处泛着幽幽蓝光。
旗官挥动五色令旗的刹那,方阵如活物般扭曲重组——圆阵时盾牌交叠成穹顶,箭矢落于其上只溅起星点火花;鹤翼阵展开时,两翼长刀手斜举兵器,锋刃相连宛如两弯新月。
每一次阵型转换,士卒们腾挪间竟踏出整齐的鼓点节奏,二十斤重的盾牌与甲胄碰撞声,合着“杀”字呼喝,在演武场激荡出连绵不断的声浪。
斡赤斤的目光扫过士卒们泛着血丝的眼睛,那些被硝烟熏黑的面庞上,伤疤与坚毅的神情构成独特的军功章。
前排刀盾手的锁子甲下,隐约可见渗血的绷带;持矛士卒的虎口处,结着厚厚的老茧。
更令他心悸的是细节:每柄长枪的枪缨都浸透朱砂,盾牌内侧画着狰狞的睚眦图腾,就连腰间悬挂的牛皮水壶,都排列成严整的直线。
当演武进入尾声,传令兵的铜锣声响起,整片校场瞬间归于死寂。
方才还如惊涛骇浪的三万将士,此刻竟屏息凝神到能听见甲胄缝隙间漏过的风声,即便有飞鸟掠过头顶,也无一人抬头张望。
整个演武场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哪怕是最细微的指令,都会得到迅速而准确的执行。
在演武场一侧,朱高炽身着玄甲,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旁簇拥着冯胜、傅友德等一众名将。
少年端坐马上,身姿挺拔,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演武场。当他的视线与斡赤斤交汇时,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斡赤斤只觉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后颈。
这个明军小将究竟是什么人?
为什么一众虎狼之将对他如此恭敬?
这个问题,斡赤斤并不知道答案,但他明白明军已经看破了诈降之计。
眼前这支虎狼之师,足以将他们麾下十万大军撕成碎片。
想到这里,他不禁咽了口唾沫,原本准备好的刺探之词,此刻全堵在了喉咙里。
“斡赤斤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朱高炽策马向前,声音清朗,“不过在谈请降之事前,还请将军好好欣赏一下我大明军威。”
说罢,他抬手一挥,演武场上顿时战鼓齐鸣,喊杀声震天。
斡赤斤强作镇定,却感觉双腿微微发颤。
他知道,这场“请降”之行,自己已经输得一败涂地。
冯胜按在剑柄上的指节微微发白,直到看见那道魁梧身影稳稳策马而来,紧绷的脊背才骤然松弛;傅友德长舒一口气,掌心已沁出薄汗——这场深入元营的招降,成败与否早已被抛诸脑后,唯有这位小胖殿下平安归来,才让悬在众将心口的巨石落了地。
帅帐内烛火摇曳,将领们按品阶肃立,目光如炬地盯着被常茂簇拥而入的朱高炽。
不等朱高炽开口,常茂则是大大咧咧地抢先一步,叙述着他们前去元军大营发生的一切。
当众将听到纳哈出故意使出下马威,帐内忽起一阵压抑的抽气声,紧接着神箭手却被朱高炽反杀,众将忍不住鼓掌叫好,但紧接着又因元军图穷匕见,双方剑拔弩张,帐内气氛瞬间凝固。
直到朱高炽大笑出声,吸引所有人注意,言语之间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更是接连道出天下大势,他历数元朝分崩离析的困局,从辽东粮道断绝到漠北部族离心,每句话都似淬了毒的箭矢,字字如刀剖析纳哈出的艰难处境,逼得纳哈出不得不考虑投降,众将听后更是忍不住鼓掌叫好,看向朱高炽的眼神里面也充满了敬意。
临危不乱,力挽狂澜,这位小胖殿下还真是妖孽啊!
若是纳哈出真能归降,无疑是一桩天大的好事,这一切都多亏了朱高炽。
“胖殿下,纳哈出真会降?”傅友德追问道。
朱高炽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了一抹精光。
“可能性很大,估摸着他明日就会派人过来……”
话音未落,帐内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松弛,将领们的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意。
然而,朱高炽陡然提高声调:“高兴什么?人家还没投降呢!他派人过来真就是为了请降吗?”
这如惊雷般的质问,瞬间让沸腾的气氛降至冰点。
还是汤和最先反应过来,失声惊道:“高炽,你是说这纳哈出有可能诈降?!”
听到这话,众将都是脸色大变。
“没错!”朱高炽提醒道:“纳哈出有可能派人过来打探我军虚实,以请降之名让我们放松警惕,明白吗?”
帐内空气仿佛凝固,众将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作为久经沙场的宿将,他们深知诈降在兵家权谋中屡见不鲜。
历史上,黄盖于赤壁之战中上演“苦肉计”,假意受刑后率火船诈降曹操,点燃东南风助东吴大破曹军;姜维北伐时,蜀汉降将夏侯霸假意投魏,成功诱使魏军深入,为蜀军设伏创造良机;而在淝水之战前夕,朱序作为东晋降将,于苻坚军中传递关键情报,更在两军交战时高呼“秦军败矣”,扰乱敌军阵脚,助力晋军以少胜多。
这些经典战例无不警示着,看似归顺的背后,往往暗藏致命杀机。
“所以诸位万不可掉以轻心!”朱高炽神色凝重,目光扫过帐中每一张面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要是倒在这最后一步上面,放跑了这纳哈出,你我可都是大明的罪人!”
众将轰然领命,腰间佩刀相撞发出清脆声响。
见众人紧绷起神经,朱高炽神色稍缓,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不管纳哈出有没有诈降之心,明日我们都得给他上上强度,让他不敢生出这些心思。”
“高炽,你的意思是……”冯胜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朱高炽笑着开口,随着他的话语,将领们的眼神愈发锐利,一个精密的计划在帐中成型。
翌日清晨,晨雾尚未散尽,纳哈出麾下大将斡赤斤便率着二十余骑,打着请降的白旗,缓缓靠近明军大营。
看着辕门上猎猎作响的大明军旗,斡赤斤心中冷笑——名为请降,实则是要探查明军虚实。
只要摸清明军兵力部署,自家大王纳哈出便能制定破敌之策。
然而,当他踏入大营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
校场上空,晨雾被此起彼伏的金鼓声震碎。
三万明军如精密齿轮咬合运转,铁甲骑兵以千人为单位结成九大方阵,披风在冷风中翻卷如乌云漫卷。
当赤红令旗轰然劈下,万千马蹄骤然腾起,大地随之震颤出闷雷般的回响。
长枪方阵化作钢铁丛林,前排骑兵半蹲控马,后排枪杆斜指苍穹,随着阵型前压,整片枪林竟在阳光下折射出流动的寒光。
步卒方阵更显可怖。六千身披鱼鳞锁子甲的锐士,盾牌边缘皆裹着淬火铁条,长刀开刃处泛着幽幽蓝光。
旗官挥动五色令旗的刹那,方阵如活物般扭曲重组——圆阵时盾牌交叠成穹顶,箭矢落于其上只溅起星点火花;鹤翼阵展开时,两翼长刀手斜举兵器,锋刃相连宛如两弯新月。
每一次阵型转换,士卒们腾挪间竟踏出整齐的鼓点节奏,二十斤重的盾牌与甲胄碰撞声,合着“杀”字呼喝,在演武场激荡出连绵不断的声浪。
斡赤斤的目光扫过士卒们泛着血丝的眼睛,那些被硝烟熏黑的面庞上,伤疤与坚毅的神情构成独特的军功章。
前排刀盾手的锁子甲下,隐约可见渗血的绷带;持矛士卒的虎口处,结着厚厚的老茧。
更令他心悸的是细节:每柄长枪的枪缨都浸透朱砂,盾牌内侧画着狰狞的睚眦图腾,就连腰间悬挂的牛皮水壶,都排列成严整的直线。
当演武进入尾声,传令兵的铜锣声响起,整片校场瞬间归于死寂。
方才还如惊涛骇浪的三万将士,此刻竟屏息凝神到能听见甲胄缝隙间漏过的风声,即便有飞鸟掠过头顶,也无一人抬头张望。
整个演武场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哪怕是最细微的指令,都会得到迅速而准确的执行。
在演武场一侧,朱高炽身着玄甲,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旁簇拥着冯胜、傅友德等一众名将。
少年端坐马上,身姿挺拔,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演武场。当他的视线与斡赤斤交汇时,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斡赤斤只觉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后颈。
这个明军小将究竟是什么人?
为什么一众虎狼之将对他如此恭敬?
这个问题,斡赤斤并不知道答案,但他明白明军已经看破了诈降之计。
眼前这支虎狼之师,足以将他们麾下十万大军撕成碎片。
想到这里,他不禁咽了口唾沫,原本准备好的刺探之词,此刻全堵在了喉咙里。
“斡赤斤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朱高炽策马向前,声音清朗,“不过在谈请降之事前,还请将军好好欣赏一下我大明军威。”
说罢,他抬手一挥,演武场上顿时战鼓齐鸣,喊杀声震天。
斡赤斤强作镇定,却感觉双腿微微发颤。
他知道,这场“请降”之行,自己已经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