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恭喜护国公,贺喜护国公
许尚书没有立刻回答何项北的问题,心中琢磨着如何将这个话题转移。
正好这个时候,太子走了过来,指着近在咫尺的大殿说道:“何将军,这里就是举办宫宴的地方,稍后父皇可能要对你们这些立功的将领进行嘉奖,这些你都不必紧张,一切有孤在帮你撑着。”
不得不说,君昊然还真是面面俱到,何项北虽然作战勇猛,可毕竟第一次踏足朝堂,难免会有些小紧张。
他这样说,就是为了让何项北放宽心,一切有他在。
有了太子插话,许尚书也算如释重负,他不愿意说谎,又不知道如何说自家外孙媳妇在哪里,正好,何项北已经不再提及这个话题。
在帝后的带领下,众人重新走进了布置得喜气洋洋的大殿。
看到帝后带着太子和众大臣回来,原本还在聊天的大臣家眷们瞬间安静下来,规规矩矩的整齐跪地,再次向问安。
“恭迎太子殿下凯旋归来!”
皇上今天是真的高兴,一挥手臂:“都平身吧!”
太子也朝着跪地众人轻轻颔首,然后随着帝后一同走到大殿最高处。
皇上正襟危坐的龙椅之上,皇后和太子分别坐在两侧的椅子上。
何项北和那几个被点名参加宫宴的将领,依旧站在大殿中央。
皇上扫视了一圈儿,最终视线落在了何项北身上。
“能出现一位像何将军这样有勇有谋的将领,乃是我夏华国之福气。”
有了皇上这句话,大殿上的大臣与家眷们,目光也不由得落在何项北身上。
好些个年轻的夫人和小姐,看到英武非凡的何将军,都不由得红了脸颊。
甚至有很多官员家的小姐,心脏已经开始不受控制的狂跳,就如同那里有一只雀跃的小鹿在来回乱撞。
宫宴表面上看,是皇家组织的一场盛大宴会,目的就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实际上,这些来参加宫宴的家眷们,都抱着其他心思。
在这里,可以看到官员家的公子和小姐,甚至那些高门贵女还有入皇子们眼的机会。
说白了,宫宴就是变相的相亲大会。
有自家孩子看上的对象,官员和其夫人会衡量两家的门第,觉得合适了,就会找人上门提亲。
就因为这样,每年正月,都是京城内媒婆最忙碌的时候。
官员家的小姐们,已经开始打起了何项北的主意,若不是现在皇上在讲话,她们肯定会立刻和自家父母提及自己的心思。
这么俊朗且有本事又被皇上看中的年轻将领,出手晚了怕是根本来不及。
许尚书和许老夫人站在大臣和家眷堆里,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那些人看何项北炽热的目光。
尤其是许老夫人,比较细心,发现有一两个年轻小姐时不时打量自家外孙后,又含羞带怯的低下头,就知道,外孙太出色,引起了这些年轻小姐的青睐。
紧接着她又发现其他年轻小姐们也发生了同样的表现。
不光如此,还有一个人在人群里,正一点一点朝着何项北所占的位置靠近,仿佛这样就能做到近水楼台先得月。
许老夫人对此很是不屑,她听许尚书说过,朝臣们得知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的何将军是他们家外孙时,就有人去许尚书面前打听过何项北是否婚配。
许尚对此并没有任何隐瞒,任谁询问,他都是实话实说。
不出意外的话,今日在大殿上的官员们,都清楚何项北已经娶妻,结果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家中女眷以那样的眸光打量何项北,这也太不要脸了。
难道还真有贱到上赶着给人做妾的人?
许尚书不知道老妻的想法,若是知道,必然会纠正她。
这些人惦记的哪里是给何项北做妾?
分明就是想要把韵婉这个正妻赶走,自己取而代之!
但夫妻俩心中对这些人的骂声是一样的——不要脸!
接下来,皇上又说了一大堆夸奖边关将士勇猛无敌的话,随即面向大殿上的众人。
“今日是除夕宫宴,更是庆功宴,朕今日就要当着文武百官以及你们这些家眷的面儿,嘉奖这些为夏华国做出贡献的将士们!”
话音落下,大殿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这下,那些年轻小姐看向何项北的视线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皇上与皇后坐在上首,自然能够看到那些年轻小姐看何项北那炽热的眼神,帝后二人为此都有些不高兴。
女婿不优秀,他们会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女婿太优秀,还如此遭人惦记……
皇上与皇后有着彼此的心照不宣,看破不说破,等封赏过后,看看何项北的表现如何。
封赏自然是从高到低,凯旋的大军当中,太子地位最高,也是三军主帅。
但他已经是尊贵的太子身份,没有了升值空间,再升值就变成皇帝了……
因此,皇上只是对太子称赞了几句,就将话题再次转移到何项北身上。
“何将军在这次攻打西秦的战役中功不可没,朕赐封你为护国公,三代世袭罔替!”
原本寂静的大殿上,瞬间哗然起来,大家根本顾不得帝后和太子殿下还坐在上首,完全无法抑制心中的激动。
“恭喜护国公,贺喜护国公!”
“护国公还真是年轻有为啊!”
“这恐怕是有历史以来,最年轻的护国公了。”
“有了护国公这样的爵位,何将军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大殿上恭贺声此起彼伏,那些世家小姐们眼中的光芒更加炙热了。
有几个胆子大的,甚至已经悄悄整理起自己的发饰和衣裙,希望能引起这位新晋护国公的注意。
天知道,护国公是什么样的存在,自夏华国开国以来,这是首位国公爷啊,普通亲王见到,都要行礼的人物。
君昊然在回来的路上,还在考虑何项北的问题,不出意外的话,父皇定然会封他爵位。
他就想着,若是父皇封何项北的爵位过低,他定然会出面为其再争取。
谁知,父皇一开口,竟然封了何项北国公之位。
正好这个时候,太子走了过来,指着近在咫尺的大殿说道:“何将军,这里就是举办宫宴的地方,稍后父皇可能要对你们这些立功的将领进行嘉奖,这些你都不必紧张,一切有孤在帮你撑着。”
不得不说,君昊然还真是面面俱到,何项北虽然作战勇猛,可毕竟第一次踏足朝堂,难免会有些小紧张。
他这样说,就是为了让何项北放宽心,一切有他在。
有了太子插话,许尚书也算如释重负,他不愿意说谎,又不知道如何说自家外孙媳妇在哪里,正好,何项北已经不再提及这个话题。
在帝后的带领下,众人重新走进了布置得喜气洋洋的大殿。
看到帝后带着太子和众大臣回来,原本还在聊天的大臣家眷们瞬间安静下来,规规矩矩的整齐跪地,再次向问安。
“恭迎太子殿下凯旋归来!”
皇上今天是真的高兴,一挥手臂:“都平身吧!”
太子也朝着跪地众人轻轻颔首,然后随着帝后一同走到大殿最高处。
皇上正襟危坐的龙椅之上,皇后和太子分别坐在两侧的椅子上。
何项北和那几个被点名参加宫宴的将领,依旧站在大殿中央。
皇上扫视了一圈儿,最终视线落在了何项北身上。
“能出现一位像何将军这样有勇有谋的将领,乃是我夏华国之福气。”
有了皇上这句话,大殿上的大臣与家眷们,目光也不由得落在何项北身上。
好些个年轻的夫人和小姐,看到英武非凡的何将军,都不由得红了脸颊。
甚至有很多官员家的小姐,心脏已经开始不受控制的狂跳,就如同那里有一只雀跃的小鹿在来回乱撞。
宫宴表面上看,是皇家组织的一场盛大宴会,目的就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实际上,这些来参加宫宴的家眷们,都抱着其他心思。
在这里,可以看到官员家的公子和小姐,甚至那些高门贵女还有入皇子们眼的机会。
说白了,宫宴就是变相的相亲大会。
有自家孩子看上的对象,官员和其夫人会衡量两家的门第,觉得合适了,就会找人上门提亲。
就因为这样,每年正月,都是京城内媒婆最忙碌的时候。
官员家的小姐们,已经开始打起了何项北的主意,若不是现在皇上在讲话,她们肯定会立刻和自家父母提及自己的心思。
这么俊朗且有本事又被皇上看中的年轻将领,出手晚了怕是根本来不及。
许尚书和许老夫人站在大臣和家眷堆里,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那些人看何项北炽热的目光。
尤其是许老夫人,比较细心,发现有一两个年轻小姐时不时打量自家外孙后,又含羞带怯的低下头,就知道,外孙太出色,引起了这些年轻小姐的青睐。
紧接着她又发现其他年轻小姐们也发生了同样的表现。
不光如此,还有一个人在人群里,正一点一点朝着何项北所占的位置靠近,仿佛这样就能做到近水楼台先得月。
许老夫人对此很是不屑,她听许尚书说过,朝臣们得知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的何将军是他们家外孙时,就有人去许尚书面前打听过何项北是否婚配。
许尚对此并没有任何隐瞒,任谁询问,他都是实话实说。
不出意外的话,今日在大殿上的官员们,都清楚何项北已经娶妻,结果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家中女眷以那样的眸光打量何项北,这也太不要脸了。
难道还真有贱到上赶着给人做妾的人?
许尚书不知道老妻的想法,若是知道,必然会纠正她。
这些人惦记的哪里是给何项北做妾?
分明就是想要把韵婉这个正妻赶走,自己取而代之!
但夫妻俩心中对这些人的骂声是一样的——不要脸!
接下来,皇上又说了一大堆夸奖边关将士勇猛无敌的话,随即面向大殿上的众人。
“今日是除夕宫宴,更是庆功宴,朕今日就要当着文武百官以及你们这些家眷的面儿,嘉奖这些为夏华国做出贡献的将士们!”
话音落下,大殿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这下,那些年轻小姐看向何项北的视线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皇上与皇后坐在上首,自然能够看到那些年轻小姐看何项北那炽热的眼神,帝后二人为此都有些不高兴。
女婿不优秀,他们会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女婿太优秀,还如此遭人惦记……
皇上与皇后有着彼此的心照不宣,看破不说破,等封赏过后,看看何项北的表现如何。
封赏自然是从高到低,凯旋的大军当中,太子地位最高,也是三军主帅。
但他已经是尊贵的太子身份,没有了升值空间,再升值就变成皇帝了……
因此,皇上只是对太子称赞了几句,就将话题再次转移到何项北身上。
“何将军在这次攻打西秦的战役中功不可没,朕赐封你为护国公,三代世袭罔替!”
原本寂静的大殿上,瞬间哗然起来,大家根本顾不得帝后和太子殿下还坐在上首,完全无法抑制心中的激动。
“恭喜护国公,贺喜护国公!”
“护国公还真是年轻有为啊!”
“这恐怕是有历史以来,最年轻的护国公了。”
“有了护国公这样的爵位,何将军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大殿上恭贺声此起彼伏,那些世家小姐们眼中的光芒更加炙热了。
有几个胆子大的,甚至已经悄悄整理起自己的发饰和衣裙,希望能引起这位新晋护国公的注意。
天知道,护国公是什么样的存在,自夏华国开国以来,这是首位国公爷啊,普通亲王见到,都要行礼的人物。
君昊然在回来的路上,还在考虑何项北的问题,不出意外的话,父皇定然会封他爵位。
他就想着,若是父皇封何项北的爵位过低,他定然会出面为其再争取。
谁知,父皇一开口,竟然封了何项北国公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