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我才是猫大王啊
第263章 说书人闯樊楼,李师师舞倾城
秋日的风裹着桂花香往巷子里钻,陆九渊的鞋尖刚碾过一片梧桐叶,便听见前面传来"刺啦"一声——是书册被踢开的脆响。
顾惜朝的脊背绷成一张弓。
他跪在泥水里,青衫下摆浸透了脏水,发间玉冠歪在耳后,却始终不肯低头去捡被泼皮踩在脚下的兵书。
那是他熬了七七四十九夜写成的《七略兵鉴》,墨迹未干时他还闻得到松烟墨的清香,此刻却被人用沾了泥的靴子碾得稀烂。
"五两银子?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为首的泼皮踹了他后腰一脚,腰间铜铃哗啦作响,"就你这酸秀才,卖字都没人要,还敢卖兵书?"
顾惜朝喉间泛起腥甜。
他不是没练过武,三个月前在沧州擂台还折过三个地痞的胳膊,但现在不能动手——他要留着力气去考武举,要让那些骂他"贱籍余孽"的人看看,顾惜朝三个字也能刻在金殿的功德碑上。
可当他的目光扫过围观人群里那道青衫身影时,心里突然泛起荒唐的希望——那人身侧悬着块醒木,是说书人的行头。
"几位兄弟。"陆九渊的声音像浸了温酒的玉,不疾不徐地漫过来,"这书我买了。"
泼皮们愣了愣,为首的搓了搓指节:"五两?"
"十两。"陆九渊摸出银锭抛过去,在青石板上滚出清脆的响,"但有个条件——向顾公子赔不是。"
"你算哪门子"
"这位是汴梁城最会说《水浒传》的说书先生陆九渊。"谢卓颜手按剑柄上前半步,腰间玉牌在夕阳下晃出冷光,"上个月在大相国寺,他说武松打虎时,连太尉家的鹰犬都不敢滋声。"
泼皮的喉结动了动。
陆九渊的醒木在江湖上早有传闻,听说能说动绿林好汉金盆洗手,能让仇家坐下来喝杯酒。
他慌忙把银锭揣进怀里,对着顾惜朝拱了拱手:"对不住了,顾公子。"
顾惜朝盯着地上的书册,指节捏得发白。
陆九渊弯腰捡起那卷被踩脏的兵书,指尖拂过"兵者,诡道也"几个字,墨迹混着泥点,倒像极了战场上的血痕。
他蹲下来与顾惜朝平视:"我读过《商君书》,读过《吴子兵法》,但没见过哪本兵书的字里行间,有你这股子——"他顿了顿,"不甘。"
顾惜朝猛地抬头。他眼里的冰碴子碎了,露出底下翻涌的暗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陆九渊将兵书递过去,"顾公子这双手,该握的是令旗,不是泥里的书册。"
有滚烫的东西砸在兵书上。
顾惜朝接过书时,手腕抖得厉害,连道"多谢"都说得磕磕绊绊。
他望着陆九渊腰间的醒木,突然正色:"陆先生今日之恩,顾某必当以国士报之。"
谢卓颜递来酸梅汤时,陆九渊才发现自己后背出了层薄汗。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轻响:"顾惜朝好感度+50,当前65。
状态更新:隐忍待发。"他喝了口酸梅汤,酸甜味在舌尖炸开——像极了这江湖,苦里总得嚼出点盼头。
樊楼的灯笼是酉时三刻亮起的。
朱红门廊下,李师师的贴身丫鬟绿翘正踮脚张望,见着陆九渊三人便福了福身:"陆先生可算来了,我家娘子在顶楼雅间备了碧螺春,说您今日必到。"
追命的鼻子动了动,目光早黏在二楼酒坛上:"陆兄弟,咱先喝两坛?
我闻着这醉仙露比六扇门地窖里的还香。"
"追捕头的酒钱,算我的。"陆九渊笑着拍他肩膀,转头却见谢卓颜盯着绿翘腰间的银鱼佩——那是大内才有的款式。
他不动声色地扯了扯她衣袖,三人跟着绿翘往楼上走时,周围茶客的议论像碎玉般落下来:
"那不是说书的陆九渊?"
"听说他和丐帮帮主乔峰拜了把子"
"李师师亲自派丫鬟接人,这面子可大了去了"
顶楼雅间的窗棂半开,能看见楼下的戏台。
追命刚灌下一碗酒,楼下便响起丝竹声。
陆九渊摸出袖中银针别在鬓角——这是系统新给的"醒神针",说是能破世间迷魂术。
他刚别好,便听见满场抽气声。
李师师是从梁上垂下来的。
她着月白纱衣,发间只簪了朵夜合花,裙裾扫过戏台时,像是银河落了半截在人间。
她开口唱的是《水调歌头》,声音清得像檐角的风铃,却又带着股说不出的媚——不是胭脂粉黛的俗媚,是骨子里的风流,能勾得人连魂都要化在她眼波里。
谢卓颜握剑的手松了。
她望着戏台上的身影,眼神渐渐发直,连剑穗扫过茶盏都没察觉。
追命的酒碗"当啷"掉在地上,人却还直勾勾盯着戏台,嘴角沾着酒渍都忘了擦。
陆九渊的太阳穴突突跳着。
银针在鬓角发烫,他能清楚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这哪是普通的歌舞?
那歌声里藏着极淡的内力,像蛛丝般缠上人的七经八脉,让人不自觉地放下防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望着李师师旋转时扬起的裙角,突然想起话本里的"狐媚子"——可哪有狐媚子生得这样干净?
"明月几时有"李师师的眼波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陆九渊身上时,忽然顿了顿。
她的指尖在琵琶弦上拨出个破音,旋即又恢复了流畅,歌声却比刚才更柔了几分,"把酒问青天"
陆九渊捏着醒木的手紧了紧。
他看见谢卓颜的睫毛在颤动,看见追命的喉结上下滚动,更看见李师师眼底那抹转瞬即逝的惊讶——她大概没料到,这满场人中,竟有个能清醒看她起舞的。
戏台上的烛火晃了晃。
李师师的舞到了尾声,广袖拂过烛台时,火星子溅在纱衣上,却又被她轻轻一旋扑灭。
她抱着琵琶半跪,眼尾扫过陆九渊的方向,声音轻得像叹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追命的酒碗碎在地上的脆响里,陆九渊听见绿翘在耳边说:"我家娘子唱完这曲,要亲自来给陆先生奉茶呢。"他望着戏台上那抹月白色身影,突然觉得后颈发凉——这样的女子,若生在太平盛世是祸水,生在乱世怕要掀起半壁江湖的风雨。
李师师抬起眼时,恰好与陆九渊的目光撞在一起。
她的唇瓣动了动,像是要说什么,却被满场喝彩声淹没。
她垂眸拨了最后一个音,琵琶声里混着极轻的一句:"陆先生,可还看得真切?"
陆九渊的醒木在掌心烙出红印。
他望着她发间那朵夜合花,突然想起顾惜朝说的"以国士报之"——这江湖,怕是要更热闹了。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顾惜朝的脊背绷成一张弓。
他跪在泥水里,青衫下摆浸透了脏水,发间玉冠歪在耳后,却始终不肯低头去捡被泼皮踩在脚下的兵书。
那是他熬了七七四十九夜写成的《七略兵鉴》,墨迹未干时他还闻得到松烟墨的清香,此刻却被人用沾了泥的靴子碾得稀烂。
"五两银子?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为首的泼皮踹了他后腰一脚,腰间铜铃哗啦作响,"就你这酸秀才,卖字都没人要,还敢卖兵书?"
顾惜朝喉间泛起腥甜。
他不是没练过武,三个月前在沧州擂台还折过三个地痞的胳膊,但现在不能动手——他要留着力气去考武举,要让那些骂他"贱籍余孽"的人看看,顾惜朝三个字也能刻在金殿的功德碑上。
可当他的目光扫过围观人群里那道青衫身影时,心里突然泛起荒唐的希望——那人身侧悬着块醒木,是说书人的行头。
"几位兄弟。"陆九渊的声音像浸了温酒的玉,不疾不徐地漫过来,"这书我买了。"
泼皮们愣了愣,为首的搓了搓指节:"五两?"
"十两。"陆九渊摸出银锭抛过去,在青石板上滚出清脆的响,"但有个条件——向顾公子赔不是。"
"你算哪门子"
"这位是汴梁城最会说《水浒传》的说书先生陆九渊。"谢卓颜手按剑柄上前半步,腰间玉牌在夕阳下晃出冷光,"上个月在大相国寺,他说武松打虎时,连太尉家的鹰犬都不敢滋声。"
泼皮的喉结动了动。
陆九渊的醒木在江湖上早有传闻,听说能说动绿林好汉金盆洗手,能让仇家坐下来喝杯酒。
他慌忙把银锭揣进怀里,对着顾惜朝拱了拱手:"对不住了,顾公子。"
顾惜朝盯着地上的书册,指节捏得发白。
陆九渊弯腰捡起那卷被踩脏的兵书,指尖拂过"兵者,诡道也"几个字,墨迹混着泥点,倒像极了战场上的血痕。
他蹲下来与顾惜朝平视:"我读过《商君书》,读过《吴子兵法》,但没见过哪本兵书的字里行间,有你这股子——"他顿了顿,"不甘。"
顾惜朝猛地抬头。他眼里的冰碴子碎了,露出底下翻涌的暗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陆九渊将兵书递过去,"顾公子这双手,该握的是令旗,不是泥里的书册。"
有滚烫的东西砸在兵书上。
顾惜朝接过书时,手腕抖得厉害,连道"多谢"都说得磕磕绊绊。
他望着陆九渊腰间的醒木,突然正色:"陆先生今日之恩,顾某必当以国士报之。"
谢卓颜递来酸梅汤时,陆九渊才发现自己后背出了层薄汗。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轻响:"顾惜朝好感度+50,当前65。
状态更新:隐忍待发。"他喝了口酸梅汤,酸甜味在舌尖炸开——像极了这江湖,苦里总得嚼出点盼头。
樊楼的灯笼是酉时三刻亮起的。
朱红门廊下,李师师的贴身丫鬟绿翘正踮脚张望,见着陆九渊三人便福了福身:"陆先生可算来了,我家娘子在顶楼雅间备了碧螺春,说您今日必到。"
追命的鼻子动了动,目光早黏在二楼酒坛上:"陆兄弟,咱先喝两坛?
我闻着这醉仙露比六扇门地窖里的还香。"
"追捕头的酒钱,算我的。"陆九渊笑着拍他肩膀,转头却见谢卓颜盯着绿翘腰间的银鱼佩——那是大内才有的款式。
他不动声色地扯了扯她衣袖,三人跟着绿翘往楼上走时,周围茶客的议论像碎玉般落下来:
"那不是说书的陆九渊?"
"听说他和丐帮帮主乔峰拜了把子"
"李师师亲自派丫鬟接人,这面子可大了去了"
顶楼雅间的窗棂半开,能看见楼下的戏台。
追命刚灌下一碗酒,楼下便响起丝竹声。
陆九渊摸出袖中银针别在鬓角——这是系统新给的"醒神针",说是能破世间迷魂术。
他刚别好,便听见满场抽气声。
李师师是从梁上垂下来的。
她着月白纱衣,发间只簪了朵夜合花,裙裾扫过戏台时,像是银河落了半截在人间。
她开口唱的是《水调歌头》,声音清得像檐角的风铃,却又带着股说不出的媚——不是胭脂粉黛的俗媚,是骨子里的风流,能勾得人连魂都要化在她眼波里。
谢卓颜握剑的手松了。
她望着戏台上的身影,眼神渐渐发直,连剑穗扫过茶盏都没察觉。
追命的酒碗"当啷"掉在地上,人却还直勾勾盯着戏台,嘴角沾着酒渍都忘了擦。
陆九渊的太阳穴突突跳着。
银针在鬓角发烫,他能清楚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这哪是普通的歌舞?
那歌声里藏着极淡的内力,像蛛丝般缠上人的七经八脉,让人不自觉地放下防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望着李师师旋转时扬起的裙角,突然想起话本里的"狐媚子"——可哪有狐媚子生得这样干净?
"明月几时有"李师师的眼波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陆九渊身上时,忽然顿了顿。
她的指尖在琵琶弦上拨出个破音,旋即又恢复了流畅,歌声却比刚才更柔了几分,"把酒问青天"
陆九渊捏着醒木的手紧了紧。
他看见谢卓颜的睫毛在颤动,看见追命的喉结上下滚动,更看见李师师眼底那抹转瞬即逝的惊讶——她大概没料到,这满场人中,竟有个能清醒看她起舞的。
戏台上的烛火晃了晃。
李师师的舞到了尾声,广袖拂过烛台时,火星子溅在纱衣上,却又被她轻轻一旋扑灭。
她抱着琵琶半跪,眼尾扫过陆九渊的方向,声音轻得像叹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追命的酒碗碎在地上的脆响里,陆九渊听见绿翘在耳边说:"我家娘子唱完这曲,要亲自来给陆先生奉茶呢。"他望着戏台上那抹月白色身影,突然觉得后颈发凉——这样的女子,若生在太平盛世是祸水,生在乱世怕要掀起半壁江湖的风雨。
李师师抬起眼时,恰好与陆九渊的目光撞在一起。
她的唇瓣动了动,像是要说什么,却被满场喝彩声淹没。
她垂眸拨了最后一个音,琵琶声里混着极轻的一句:"陆先生,可还看得真切?"
陆九渊的醒木在掌心烙出红印。
他望着她发间那朵夜合花,突然想起顾惜朝说的"以国士报之"——这江湖,怕是要更热闹了。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