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夏侯青求见


随着新官的上任,六部府署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预示着大燕朝廷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时代。

郑锦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的香茗,茶香袅袅升腾,带着一抹宁静与超脱。他望向对面的顾炎,目光中交织着复杂与感激:“皓山兄,这两年你辛苦了。多亏你在朝中巧妙周旋,居中调停,暗中运筹帷幄,才使得局势得以稳定。”

顾炎闻言,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眼神深邃,仿佛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中:“黎王本非明君之选,皆是刘奎、马楠、傅宣歌等人为了排挤你我,才酿成此祸。好在天不绝人,太子终得归位,真乃天意所归!冥冥之中,仿佛先帝在天之灵仍在庇护着我们,使得我们行事愈发顺利。”

郑锦微微颔首,神色凝重而坚定:“幸得陛下英明果敢,逃回瓜州重振旗鼓。又有你和无尘公子智勇双全,策划出如此绝妙的计策。”

顾炎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心有余悸:“云明兄,这也是无奈之举,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郑锦微微一笑,目光中流露出欣慰之情:“好在,我们终究还是成功了。”

顾炎亦露出笑容,语气坚定:“你我身为臣子,自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大燕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来,为了大燕的明天,干此杯!”

两人相视而笑,举杯相碰,清脆的碰杯声在静谧的茶室中回荡,如同胜利的乐章。

正当郑锦对顾炎的夫人薛小染赞不绝口之时,一名护卫匆匆进来禀报:“阁老,门外有人求见。”

“何人?”郑锦问道。

“小人不知,但他有封信要交给大人。”护卫双手呈上一封信。

郑锦一眼瞥见信封上的字迹“郑阁老亲启”,这不正是皇上钱元昭的笔迹吗?他心中纳闷,拆开信封,取出信笺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郑阁老见信如晤。元昭在津门前往大都途中李村驿遭遇刺客袭击,此人奋勇击退刺客,乃是元昭的救命恩人。他姓夏侯,单名一个青字,武艺高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正值用人之际,元昭特保荐他来见你,你可试其武艺,酌情录用。”

郑锦看完信,心中暗想:皇上在去大都的路上竟遭遇刺客,他为何从未提起此事?或许是回来后便忙于誓师出征,将这件小事遗忘了。

顾炎见郑锦神色有异,关切地问道:“云明兄,何事让你如此动容?”

“哦,皓山兄,这是皇上登基前亲笔所写的保荐信。”郑锦无奈地笑道:“只怕此人是投机取巧之人,听到太子登基为帝的消息后才来见我。”

“哦?既然如此,不见也罢。”顾炎轻啜了一口茶道。

“既然是皇上推荐的,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还是见他一面吧。”郑锦叹了口气道。

说完,他向侍卫命道:“带他来见我。”

“遵命。”

……

夏侯青踏着沉稳的步伐,来到了皇宫边缘那座气势恢宏的六部府署前。抬眼望去,只见一座座宫殿式的官署巍峨耸立,红墙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他环顾四周,东张西望,眼中满是惊叹与敬畏。

六部府署的布局严谨而对称,中央主轴线上矗立着主殿,气势磅礴,如同一位威严的君主,俯瞰着下方的群臣。主殿两侧,则是东西对称的配殿与厢房,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每一座建筑都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尽显匠心独运,美轮美奂。

夏侯青感到自己要转运了,现在鸿运当头。他不仅成为了当今燕朝皇帝的救命恩人,还怀揣着皇帝亲笔书写的举荐信,这份荣耀与机遇,足以让他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暗自懊悔自己没有早点来拜见郑锦,错过了那份从龙之功的荣耀。

想到此处,夏侯青轻轻叹了口气。自己之所以拖延了这么多天,全是因为要处理肖无极和穆长山两位棘手的人物,还要帮着妹妹处理教务。这些琐事虽然重要,但相比于眼前的这份荣耀与机遇,却显得微不足道。

望着眼前这座巍峨雄壮的六部府署,夏侯青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夏侯青,尚书大人有请。”护卫匆匆走出,向他说道。

“请随我来。”

“有劳。”

……

“草民拜见郑大人。”夏侯青踏着沉稳的步伐,缓缓步入府中。见到郑锦,并未跪倒在地,而是站着抱拳施了一礼。

只见夏侯青身着一袭简洁大方的劲装,没有繁复的装饰,却更显得他身姿挺拔,气势非凡。他的身材魁梧,肌肉线条流畅而不夸张,精气内敛,气息平稳而深沉。

郑锦翻着眼睛审视着夏侯青。他发现,夏侯青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自信,这是高手才会有的自信,也可以说是自负。

“嗯……”顾炎在一旁轻声点评道:“此人神气内敛,举手投足间尽显练家子的风范。”

郑锦直视着夏侯青,问道:“夏侯青,你是如何救了皇上的?”

夏侯青微微一笑,从容答道:“草民不过是一介布衣,自幼随师父在雪山之上习武。师父仙逝后,我便下山历练,做些小买卖以维持生计。那日,我恰好行至大都前往津门的官道上,于李村驿稍作歇息。恰逢皇上由乾朝津门巡抚护送至此,怎料他们夜间护卫疏忽,竟让刺客潜入。所幸被我及时察觉,出手制止了刺客的行凶。当时,我并不知道皇上的身份,只是出于侠义之心。皇上事后对草民的身手颇为赞赏,赐我一封信函,命我前来拜见大人,为国效力。”

郑锦闻言,微微颔首,却又问道:“那你为何迟迟未来见我?”

夏侯青不卑不亢地答道:“那些小买卖虽是微薄之业,却也是草民的全部家当。我需妥善处置完毕,方能安心前来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