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53
四爷只笑,刮桐桐的鼻子:“快起身,真饿了!想吃碗面。”
桐桐:“……”心眼太多,想挖出来称一称。
这边的面食,是桐桐亲自教给庖厨的,滋味尚可。四爷吃着比在长安顺口的多。
案几设在亭子里,谁都能看见。两人正襟危坐,各吃各的面。
吃完了,放下筷子,四爷看桐桐:“称王么?”这个主意得你来拿!你打下的江山,你有做江山的资格,只要你想。
这世上没人能拦住你称王,因为别人也都在为称王做准备。称王不仅个人的欲望,更是对跟随将士的一种安抚。
他们知道他们的归属,这一点很重要。适当的契机称王,这凝聚的是人心。
所以,问题摆在了面前:称王么?
桐桐用筷子划拉着碗里的面汤,这个……不是难在当下,而是难在将来,传承是个问题。当然了,这是远虑。
那么近忧呢?雁门关遏制的是咽喉,堵的是李唐的后门。一旦称王,李世民第一个就会提兵来打。
既有远虑又有近忧,这个王该怎么称?
四爷:“……”还是认真考量开国称王的事了!朝北朝西发展,足以建国!便是桐桐不建国,这些也都是部落族群,今儿依附这个,明儿依附那个。
与其如此,就不如统一起来,而后逐渐融合,与中原文化渗透交错,从长久的版图融合来说,是有益的。
至于说传承的事,那是以后的事了!急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走到那一步,想再多都没用的。
远虑的事情可以不用考虑,那就只剩下近忧了。
近忧就是雁门关,对吧?盘踞这里,李唐不容。
四爷指了指自己:“婚事这不就定了吗?你是出于你自身安全防卫的需要,需要跟李唐联姻。而李唐为了自身安全,也需要这婚姻。”
不提什么男女私情,你也不用考虑属下的将领怎么想。从男人的思维角度去看,为了大业,娶谁都行!
同样的,为了你的大业,联姻李唐,稳定后方,此也是时局所需嘛!
桐桐眼睛一亮,“那就是说,可开国?”
可!你打的江山,凭什么不能坐?像是回鹘等民族,相互之间征伐,这里称臣那里称臣的,谁有安生日子过?为什么历史上那么漫长的时间,很少有人能把这些部族真正的融合呢?
民族信仰,这是很大的障碍。
你这个人,所接受的最初教育不一样,跟我的思维模式都是有差别的。所以,这件事让你去做,说不定真能做成。
所以,这个国……你打的你来开!
桐桐起身,在亭子里徘徊:设想是一回事,真的去做又是另外一码事。万事没有那么容易!
四爷就笑:“北有突厥,你与之结义!东、南毗邻李唐,得联姻!西边你去取这些小部族,都未必一定要动刀兵。中原只管打他们的,你只管按照你的路子走你的。只要牵制住突厥不兴兵为祸中原百姓,你便是李唐最大的功臣。
但是,问题你也要想到,那就是这个融合的过程,内部必然不稳。而中原王朝,只要一统,必然兴盛。彼时,唐必然兴盛于西北。你得有称臣李唐的准备。”
这不是说谁的能力大小的问题,而在于国运在哪里的问题。桐桐:“……”我是不会低头的人吗?况且,称臣才能证明这块版图是属于大唐的,自古以来就属于,我执着于这个干什么。
更不要说人家天可汗……对吧!咱算是捡漏的,还有什么不知足?
于是,她站住脚,再一次郑重的问四爷:“……成么?”这玩意我没做过吧?!做过吗?没有吧。
四爷就笑,成的!我没管,你这不也一直做的很好么?干吧!
桐桐一再问:“那下一步……”
“我没在,你谁也不问,也不用谁帮你拿主意,也没差!”所以,不用问我,你有这个能耐,只管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桐桐:“…………”有点亢奋!突然间就有点明白那些试图称王的那些人的心态了。那种窃天之幸,真没有几个人能懂。
四爷偷偷翻白眼:瞧吧!上头了吧,兴奋了吧!懂了男人为什么那么痴迷于权利了吧。
他叹了一声,起身:“我不多留!明日启程,回去等着媒人上门。”
桐桐:“……”对哦!事得反着来,得我派媒人上门,跟李家提亲。
当然了,这得找时机,不是想啥时候派媒人就派媒人的。其实当下最着急的是铺垫,得做好称王尤其是女王的前期铺垫。
于是,在四爷走后,桐桐第一时间找了林药郎,亲自下厨,小菜三五个,来来来来,咱们叔侄好久没对饮了,今儿小酌一杯,如何?
林药郎:“……”汗毛都倒竖起来了:你就说你想干啥吧。别人只道你英雄,那是未曾见过你当无赖!
这些我是见过的!宴无好宴,有话直说!要不然,我渗的慌。
桐桐把酒给满上,朝林药郎笑了笑:“叔父常去街市,常与各地药材商往来,必知天下事!”
林药郎:“……”那又如何呢?谁不关心天下局势?
桐桐问说:“您说,这些豪强下一步该做什么?”
“自是要称王称雄,而后平定天下。”
桐桐指了指自己:“那依叔父所见,小侄与天下英雄豪强比起来,如何?”
“豪强者,林公乃其中之一;英雄者,林公独一无二……”的女英雄。
桐桐看着林药郎:“人人皆称我为林公,世间敢轻慢我者寥寥。我与诸豪强英雄相比,差在何处?”
林药郎脑子转的极快,干巴巴的笑了几声:自然是差在你投了女胎。
但是这话是不能讲的,他想了想,再跟着痞子的眼神一对上,就有点明白了:她想称帝!
这个……那个……有这个想法当然应该的!但是……这很难!
林药郎将酒杯端起来,一饮而尽:“林公有何差遣,但请直言。”
桐桐:“……”叔,你是老了吧!脑子不好使了?这话能直言吗?一个老江湖了,这都不懂?
她不得不直白的告诉着老江湖:“想我那祖父……”
林药郎坐直了,那可是文帝呀!桐桐心说,人家咋做的呢?当皇帝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密令亲信,让这个人去找年仅九岁的周静帝,把准备好的退位诏书给他,让小孩子记住,诏书上都是称赞杨坚功德的,然后再说,朕是希望杨坚能照舜代尧,能相识曹丕代替了汉献帝一样,接受这个皇帝的称号,代周自立。
杨坚拿到诏书就接受了吗?
没有!
人家先是叩谢皇恩,但是得坚决推辞:这般重的重任怎么能给我挑着呢?不敢受!实不敢受!
直到朝廷百官再三恳求,一再表示,这就是天意,您就是天命所归,杨坚才一脸为难之色,对着上天就长叹:既然这是天意,既然上下这么一心,那……我就勉为其难来当这个皇帝吧。
于是,准备好的非常合身的龙袍往身上一披,众官员七手八脚的给把龙袍穿好,簇拥的往皇宫一进,龙椅上一摁——于是,大隋建立,杨坚为帝。
桐桐三杯酒下肚,极其详尽的给林药郎说了一遍杨坚登基的前前后后:所以,听懂了吗?
林药郎:“……”大概齐听懂了吧。
反正就是想要,还非矫情着说不好,跟个贞洁烈女似得宁死不从,其实早已经期盼已久。
得人家主动,得人家死不要脸的塞给她,她还得拿乔,是这个意思不?
嗯!应该是吧。
但军中……你只要稍微露出意思,他们会嗷嗷嗷的拥立你的,要我做什么呢?
桐桐:“……”果然是老了,脑子坏了!亦或者,他这个江湖还是没混明白。她不得不继续的循循善诱:“在关内,女主……乃大逆不道!”
嗯!
“在关外,其他部族……倒是妨碍甚小。”
林药郎心领神会:让周围的部族先拥立你,只有如此,才能坚定关内汉人之心,让他们接受这种荒诞的想法。
桐桐又说:“中原大乱,百姓不惜逃亡突厥求生!”能接受在突厥为奴,当真接受不了一个女帝吗?只要有安生日子过,他们会接受的。
林药郎懂了:先用异族造势,叫人知道他们都愿意跟随你事实!有这个事实在先,汉人才会觉得事有成的可能。
桐桐看着林药郎:“紧跟着,需得派人前往各个部落,请他们的部落来领羊羔牛崽马驹子……”
林药郎眼睛一亮:原来如此!牲畜繁育的好,这便是最大的依仗。而对于游牧的部族来说,谁能给予繁育上的支持,谁就是天神。
只要在这个方面大做文章,这些人是不会介意认林公为主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认这个为主子,就是认那个为主子。便是以前跟突厥称臣的,只要愿意来,咱们也接受,突厥也不会因此而怪罪的。
真要是这样,周围的部族真能将林公抬上帝位!
桐桐把能说的都说了,三杯清淡酒水而已,她一拍额头:“醉了!醉了!叔父请慢用,林桐失陪了。”
林药郎:“……”以前大海碗喝酒的,从未曾见你喝醉过。今儿三小杯,三口酒而已,这就醉了?
能这么不要脸,又那么能惺惺作态……别人还都称其为英雄,声名远播……又确实是很有能为,文治武功,竟是不输给当世豪强!
这么一想,那确实是……有资格称王称皇的。
他把酒都给喝了:为了我的王爵,这事还真得我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