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离间计

“和亲?”崇祯怒声道,“你要把坤兴公主嫁给鞑子?”

“非也。”朱慈烺摇头,目光坚定,“儿臣要向多尔衮的女儿东莪求亲。”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文武百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大多都面露惊疑之色,皱眉不解。

崇祯更是气得脸色发青,龙袍下的身子微微发抖:“荒唐!你是大明储君,怎能娶胡虏之女?这成何体统!”

“父皇息怒。”朱慈烺不慌不忙,声音依旧平稳,“东莪才六岁,即便要娶也是数年以后。此无非是权宜之计。等三桂和慈炯稳住晋代之地,自然就会与鞑子撕破脸皮,这婚事也就作罢。”

崇祯听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这太子不但奸诈,还如此无耻!他重重地坐回龙椅,只觉得心口堵得慌。

朱慈烺看着父皇的反应,又补充道:“除此之外,还请父皇给洪承畴写封信,请他回朝当首辅。”

“这”崇祯迟疑道,眉头微皱,“松锦之败确实不能全怪他,只是他会回来吗?”

朱慈烺冷笑一声:“他当然不会回来。他早已投靠鞑子,死心踏地为他们做事了。这封信另有用途。”说起这个洪承畴也确是个人物。当年因为崇祯的错误决定,松锦之战后被俘。被俘后绝食数日,拒不投降。多尔衮惜其是个人才,厚待之。可能有对大明的心灰意冷,又感动于多尔衮知遇之恩,还有对自己满腹才华的不舍,终是降了清。而且之后对大清可谓是尽心竭力,尤其对清初,清汉政权文化的融合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上了清朝《贰臣传》,也算是个名垂青史的大汉奸。虽有才但败于气节,也是可悲可叹!

可现在大明未亡,攥在自己手上。这洪承畴对大明太过了解,自然就要设法离间一下。纵不能除之而后快,关键时刻能让多尔衮因不信任他而做出错误判断,自己的成功之路又会减少一些障碍。

朱慈烺怕自己的老爹太实诚,遂让魏藻德按他的意思代笔,再让崇祯撰抄后盖上私章。安排周泽睿为使者前往清营送信。

事情安排妥当后,他回到抚军大元帅府,召集心腹商议。

府邸内灯火通明,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容。朱慈烺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在座各人:“本宫需要一个能在鞑子和洪承畴之间使用反间计的人选。”

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立即站起,拱手道:“下官举荐百户林一虎,此人机敏过人,最适合此任。”

朱慈烺满意地点头,又转向吴襄:“老泰山,本宫向东莪求亲,其实就是为了给三妹铺路。等这桩婚事黄了,三妹自然就能正位中宫。”他本就属意吴三妹,如果不是父皇在中间插一杠子,早就立吴三妹为正妃了。如今山海关危矣,吴三桂意图不明,他更要将吴三妹牢牢抓在手中,让多尔衮无法对吴三桂放心。

吴襄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起身道谢:“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婚事可以先在海沙岛上办了,”朱慈烺笑道,“让将士们也沾沾喜气。”

看着殿中众人欣喜的样子,朱慈烺心中暗笑。鞑子奸诈,他比鞑子更奸诈。这盘棋,他要下得更大更远。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便召集众将,开始部署具体计划。

“林一虎何在?”他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快步上前,抱拳道:“卑职在!”

朱慈烺打量着这位锦衣卫百户,只见他相貌堂堂,眼神坚毅。“你可知此去凶险?”

“卑职愿为殿下赴汤蹈火!”林一虎掷地有声地回答。

朱慈烺微微颔首:“好。你此去要做两件事。第一,暗中联系洪承畴,告诉他朝廷已经原谅了他,希望他能回来辅政。第二,在适当的时候,让这个消息传到多尔衮耳中。”

林一虎若有所思:“殿下是要”

“不错,”朱慈烺打断他的话,“就是要让多尔衮对洪承畴起疑心。记住,此事要做得自然,不能让人察觉是我们在背后操作。”

“卑职明白。”

安排完林一虎的任务,朱慈烺又召见了周泽睿。这位年轻的使者即将带着求亲信前往清营,任务同样关键。

“周爱卿,”朱慈烺语重心长地说,“你此去要格外注意。在递交求亲信的同时,要仔细观察多尔衮的反应。如果他立即答应,那就说明我们猜对了,他确实另有图谋。”

周泽睿恭敬地应道:“殿下放心,微臣必定细心观察,不放过任何细节。”

朱慈烺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这才让周泽睿退下。

处理完这些事务,已是日上三竿。一个侍卫匆匆进来报告:“殿下,吴襄大人求见。”

“请他进来。”

吴襄快步走入,行礼后说道:“殿下,海沙岛那边已经开始准备婚事所需的物品了。”

朱慈烺微微颔首:“很好。要让这场婚事办得风风光光。”

“只是”吴襄欲言又止。

“老泰山有话直说。”

吴襄叹了口气:“殿下,您真的认为多尔衮会同意这门亲事吗?”

朱慈烺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答不答应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如果他答应,说明他确实想借机设伏;如果他拒绝,我们就可以借题发挥,说他不识抬举。无论如何,我们都能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吴襄听得连连点头,不禁感叹太子的智谋。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锦衣卫快步走入大殿,单膝跪地:“启禀千岁,山海关又有紧急军报送到!”

朱慈烺接过军报,目光快速扫过“果然,山海关那边已经有动静了。玄军已开始向关内增兵,号称为剿灭流寇。由多尔衮亲自带兵,声势浩大。看来多尔衮等不及了。”

他转向吴襄:“老泰山,让海沙岛的准备工作加快进度。另外,派人暗中观察山海关的动向,特别是高第等人的举动。”

“遵命。”吴襄躬身退下。